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備甲醇的過程可能涉及的反應如下:
反應I:CO2(g)+3H2(g) CH3OH(g)+H2O(g) △H1=-49.58kJ·mo1-1
反應Ⅱ:CO2(g)+H2(g) CO(g)+H2O(g) △H2
反應Ⅲ:CO(g)+2H2(g) CH3OH(g) △H3=-90.77 kJ·mo1-1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Ⅱ的△H2=__________。
(2)反應Ⅲ能夠自發(fā)進行的條件是__________(填“較低溫度”、“較高溫度”或“任何溫度”)。
(3)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對于反應I,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
A.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變化
C.CO2、H2、CH3OH、H2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3︰1︰1
D.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變化
(4)對于反應I,溫度對CO2的轉化率及催化劑的效率影響如圖所示:
①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
A.其他條件不變,若不使用催化劑,則250℃時CO2的平衡轉化率可能位于M1
B.溫度低于250℃時,隨溫度升高甲醇的產(chǎn)率增大
C.M點時平衡常數(shù)比N點時平衡常數(shù)大
D.實際反應應盡可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以提高CO2的轉化率
②若在1L密閉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 molCO2發(fā)生反應I,250℃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保留3位小數(shù));若要進一步提高甲醇體積分數(shù),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酸鈉(NaNO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學習小組通過下述實驗制備亞硝酸鈉,并測定所制備亞硝酸鈉的純度。
I.利用下列裝置制備NaNO2
已知:①2NO+Na2O2=2NaNO2;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還原為Mn2+。請回答下列問題:
(1)利用上圖中的裝置制備NaNO2,其連接順序為a→__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2)實驗開始時,先通一段時間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裝置B中盛放試劑的名稱為____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裝置E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測定上述實驗所制備的NaNO2樣品(含NaNO3雜質)的純度。稱量D中所得樣品ag溶解后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于錐形瓶中,用bmoL-1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到終點。重復上述滴定操作兩次,測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5)滴定終點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
(6)下列實驗操作可能導致出現(xiàn)上表中第二次實驗數(shù)據(jù)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
a.滴定時有部分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在錐形瓶外
b.加入樣品溶液前的錐形瓶未經(jīng)干燥
c.滴定前仰視讀數(shù),滴定后俯視讀數(shù)
(7)最終所得樣品中NaNO2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用含a、b的關系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t℃時,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圖所示。已知t℃時AgCl的Ksp=4×10-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a點對應的體系中將有AgBr沉淀生成
B. 加入NaBr固體,AgBr的溶解度減小,AgBr的Ksp也減小
C. 在AgBr飽和溶液中加入固體NaBr,可使溶液中c點變到b點
D. 在t℃時,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數(shù)K≈8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純凈物
B.石油、煤、可燃冰、植物油都屬于化石燃料
C.天然氣是一種清潔的化工原料
D.水煤氣是通過煤的液化得到的氣體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對可逆反應4NH3(g)+5O2(g) 4NO(g) + 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平衡時,v正(O2)=v逆(O2)必成立
B.關系式5v正(O2)=4v正(NO)總成立
C.用上述四種物質NH3、O2、NO、H2O表示的正反應速率的數(shù)值中,v正(H2O)最小
D.若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通過控制外界條件,必能生成4 mol 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 3.6 g 碳在 6.4 g 的氧氣中燃燒,至反應物耗盡,并放出 X kJ 熱量。已知單質 C(s)的燃燒熱數(shù)值為 Y kJ·mol-1,則 1 mol C(s)與 O2(g)反應生成 CO(g)的反應熱 ΔH 為( )
A. -Y kJ/mol B. -(10X-Y) kJ/mol C. -(5X-0.5Y) kJ/mol D. +(10X-Y)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變化中,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組是( 。
① CH4(g)+2O2(g)═CO2(g)+2H2O(l)△H1;CH4(g)+2O2(g)═CO2(g)+2H2O(g)△H2;② 2H2(g)+O2(g)═2H2O(l)△H1;H2(g)+O2(g)═H2O(l)△H2;③S(g)+O2(g)=SO2(g) △H1 ;S(s)+O2(g)=SO2(g) △H2 ;④ 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
A. 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