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光學顯微鏡是中學生最常用的實驗儀器.圖1中7mm、0.5mm表示觀察清楚時物鏡與觀察物之間的距離.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表示顯微鏡的物鏡,在觀察黑藻細胞質流動的實驗中,應先用圖1中甲鏡觀察.
圖2示光學顯微鏡的一組鏡頭,目鏡標有5×和15×字樣,物鏡標有10×和40×字樣.請看圖回答:

(2)用高倍目鏡與高倍物鏡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時,選擇顯微鏡的目鏡、物鏡組合為②③(用標號作答).
(3)當顯微鏡的目鏡為5x、物鏡為10x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nèi)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x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這行細胞中的2個.
(4)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該細小物體的D
A.體積        B.表面積        C.像的面積       D.像的長度或寬度
(5)在觀察中,③與④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④.
(6)在低倍鏡下看清物像后,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將觀察的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調節(jié)光圈或反光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
(7)在低倍鏡下的視野內(nèi)圖象時“pd”,實際圖象是B
A.pd     B.dp     C.qb     D.bq
(8)若在低倍鏡下發(fā)現(xiàn)有一異物,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轉換高倍鏡后,異物仍可觀察到,此異物可能存在于B
A.物鏡上      B.目鏡上     C.裝片上        D.反光鏡上.

分析 分析圖1:圖1為物鏡,其中甲為低倍鏡,乙為高倍鏡.
分析圖2:①和②為目鏡,其鏡頭越長,放大倍數(shù)越小,因此①是低倍鏡,②是高倍鏡;③④為物鏡,物鏡的鏡頭越長,其放大倍數(shù)越大,因此③為高倍鏡,④為低倍鏡.

解答 解:(1)右圖表示顯微鏡的物鏡,有螺紋.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時,應先用低倍鏡進行觀察,故為甲.
(2)要仔細觀察葉綠體的形態(tài)時,應使用高倍鏡,所以顯微鏡的目鏡、物鏡及其與蓋玻片間的距離組合為②③,此時放大倍數(shù)為15×40=600.
(3)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nèi)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一行細胞是長度,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比原來放大了4倍,則在視野中可看到這行細胞中的8÷4=2個細胞.
(4)一個細小物體若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該細小物體的像的長度或寬度,而不是像的面積.
(5)③為高倍物鏡,④為低倍物鏡,在觀察中,③與④的顯微視野中比較明亮的是低倍鏡④.
(6)將觀察的目標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
(7)實物和物象呈倒轉關系,故為:B.
(8)若在低倍鏡下發(fā)現(xiàn)有一異物,當移動裝片時,異物不動,說明不在裝片上;轉換高倍鏡后,異物仍可觀察到,說明不在物鏡上;所以此異物可能存在于目鏡上.
故答案為:
(1)物    甲    
(2)②③
(3)2個    
(4)D     
(5)④
(6)將觀察的目標移至視野中央     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
(7)B    
(8)B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細胞觀察實驗,要求考生識記顯微鏡的構造,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鏡頭的名稱及放大倍數(shù)與鏡頭長短的關系,掌握顯微鏡的原理,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細胞結構中,不能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的是(  )
A.細胞壁B.細胞膜C.大液泡D.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測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謝的平均氧濃度變化,結果如下表,請據(jù)表分析,該池塘一晝夜生產(chǎn)氧氣和消耗氧氣量各為多少( 。
深度瓶中O2的變化(g.m-2
白瓶黑瓶
1m+3-1
2m+2-1
3m0-1
4m-1-1
水底-3-3
A.5   7B.8   7C.8  11D.5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如果將該細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將會出現(xiàn)細胞壁與[①]原生質層分離的現(xiàn)象.
(2)若該細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則該細胞沒有的結構是[⑦]葉綠體和[11]液泡.
(3)與圖中細胞壁形成有關的結構為[⑤]高爾基體.
(4)細胞內(nèi)表面積最大的膜結構是[⑨]內(nèi)質網(wǎng).
(5)成熟的植物細胞可以看做一個滲透裝置,其必須具備兩個條件:a、具有濃度差;b、具有半透膜.
(6)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⑥]線粒體供給.
(7)細胞內(nèi)具有雙膜結構的有[⑥]線粒體[⑦]葉綠體[10]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檢測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三個實驗操作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斐林試劑在使用時需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
B.脂肪檢測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C.在制作花生子葉臨時裝片時,需要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D.用于檢測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葉面積指數(shù)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的總葉面積,葉面積指數(shù)越大,葉片交錯重疊程度越大.圖表示葉面積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兩個重要生理過程的關系,則當葉面積指數(shù)大約為多少時對農(nóng)作物增產(chǎn)最有利( 。
A.2B.5C.7D.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蛋白質是構成人體所有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中最重要的物質如酶、激素、抗體等也大多數(shù)是蛋白質.下列關于蛋白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蛋白質是酶,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B.每種蛋白質都由20種氨基酸組成
C.蛋白質是肽鏈通過一定的化學鍵而形成的具有復雜空間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
D.每種蛋白質都含有C、H、O、N、P等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將蛋白質分子完全水解,檢測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和羧基,兩者的數(shù)量關系是( 。
A.相等B.氨基多于羧基C.氨基少于羧基D.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松樹和松鼠的細胞中都有的結構是( 。
A.細胞壁和細胞核B.細胞膜和葉綠體C.細胞膜和中心體D.核膜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