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甲、乙分別為高等植物、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其中,圖乙表示牛乳腺上皮細胞合成與分泌乳汁的具體過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甲圖表示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應去掉圖中
 
(填序號).
(2)乙圖區(qū)別于甲圖特有的細胞器是
 
,其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
 
(時期)數(shù)目倍增.
(3)甲細胞內(nèi)遺傳物質主要存在于
 
(填序號)中,從而決定了該結構是整個細胞
 

的控制中心.
(4)牛乳腺上皮細胞合成乳汁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由其附近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供給.下面表格是牛乳汁和血漿的部分成分比較.據(jù)圖乙和表格內(nèi)信息回答問題.(單位:g/100mL)
成 分Na+K+葡萄糖乳糖甘油三酯氨基酸酪蛋白抗體
血 漿91.000.340.0250.050.000.060.0020.002.60
乳 汁86.000.050.15極微量4.603.70極微量2.800.07
①與血漿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
 

②乳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一種脂肪類物質),合成甘油三酯的細胞器是
 

③據(jù)圖乙分析,表格中不能在乳腺上皮細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
 
,其進出乳腺上皮細胞的方式分別為
 

④用14C標記的氨基酸飼喂牛,發(fā)現(xiàn)牛乳汁中的酪蛋白亦出現(xiàn)放射性.在酪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中,依次出現(xiàn)放射性的細胞器是
 
(用圖甲中數(shù)字回答).
考點: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形態(tài)和結構的異同,胞吞、胞吐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
分析甲圖:甲圖為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其中結構1為細胞壁、結構2為細胞膜、結構3為高爾基體、結構4為細胞核、結構5為線粒體、結構6為葉綠體、結構7為細胞質基質、結構8為核糖體、結構9為液泡、結構10為內(nèi)質網(wǎng).
分析乙圖:圖乙表示牛乳腺上皮細胞合成與分泌乳汁的具體過程.
解答: 解:(1)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6葉綠體和9液泡.
(2)乙圖為動物細胞,其區(qū)別于甲圖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間期,中心體進行復制,其數(shù)目倍增.
(3)甲細胞內(nèi)遺傳物質是DNA,主要存在于4細胞核中;細胞核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
(4)牛乳腺上皮細胞合成乳汁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由其附近的毛細血管中的血液供給.下面表格是牛乳汁和血漿的部分成分比較.據(jù)圖乙和表格內(nèi)信息回答問題.(單位:g/100mL)
成 分 Na+ K+ 葡萄糖 乳糖 甘油三酯 氨基酸 酪蛋白 抗體
血 漿 91.00 0.34 0.025 0.05 0.00 0.06 0.002 0.00 2.60
乳 汁 86.00 0.05 0.15 極微量 4.60 3.70 極微量 2.80 0.07
①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與血漿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是酪蛋白、乳糖.
②甘油三酯是一種脂肪類物質,屬于脂質,而脂質的合成場所是內(nèi)質網(wǎng).
③據(jù)圖乙可知,乳腺上皮細胞不能合成抗體(抗體只能在漿細胞中合成);抗體是大分子化合物,其進出乳腺上皮細胞的方式分別為胞吞、胞吐.
14C標記的氨基酸是合成酪蛋白的原料,而酪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為: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nèi)質網(wǎng)進行粗加工→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細胞膜,因此依次出現(xiàn)放射性的細胞器是8→10→3.
故答案為:
(1)6、9
(2)中心體            間期
(3)4                 遺傳和代謝
(4)①酪蛋白、乳糖
②內(nèi)質網(wǎng)
③抗體             胞吞、胞吐
④8→10→3
點評:本題結合圖表,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細胞器的協(xié)調(diào)配合、物質運輸方式,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結構的圖象,能準確判斷圖甲中各結構的名稱;識記細胞中各結構的功能;識記大分子物質的運輸方式;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能根據(jù)圖表中的信息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結果中,擴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
A、葉綠素aB、葉綠素b
C、葉黃素D、胡蘿卜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A、水綿B、神經(jīng)細胞
C、草履蟲D、卵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
A、將某生物的所有DNA直接導入受體細胞
B、用紫外線照射青霉菌,使其DNA發(fā)生改變,通過篩選獲得青霉素高產(chǎn)菌株
C、將人的干擾素基因重組到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獲得能產(chǎn)生人干擾素的菌株
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體自行感染細菌后其DNA整合到細菌DNA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單克隆抗體就是從免疫的小鼠脾臟細胞中獲取B淋巴細胞,在誘導劑的作用下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
 
細胞,并通過體內(nèi)培養(yǎng)或體外培養(yǎng)生產(chǎn)得到的.這種抗體與普通血清抗體相比較,具有
 
的特點.在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除了運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還運用的技術手段是
 

(2)生產(chǎn)單克隆抗體一般不直接培養(yǎng)漿細胞,主要原因是
 

(3)從目前臨床試驗來看,單克隆抗體主要用于治療癌癥,例如可以把抗癌細胞的單克隆抗體跟放射性同位素、藥物等相結合,制成“生物導彈”,利用單克隆抗體的
 
 作用,在原位殺死癌細胞,這樣既不損傷正常細胞,又減少了用藥劑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甲表示A、B兩種植物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改變的變化曲線,圖1乙表示將A植物放在不同濃度CO2環(huán)境條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強度影響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在較長時間連續(xù)陰雨的環(huán)境中,生長受到顯著影響的植物是
 

(2)圖甲中的“a”點表示
 
.如果以缺鎂的完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A植物幼苗,則b點的移動方向是
 

(3)如圖2所示中與圖1甲中的c點相符合的
 


(4))圖1甲中當光照強度為g時,比較植物A、B的有機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結果應為N1
 
N2.(填“>”、“<”或“=”)
(5)用含14C標記的CO2提供給綠藻進行光合作用,圖3表示一部分實驗結果,曲線a、b、c分別表示(CH2O)、C5和C3三種化合物中的一種.回答下列問題:
圖3中a表示
 
,而圖乙中e點與f點相比,e點時葉肉細胞中相應圖3中b的含量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狗的皮毛顏色是由兩對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種表現(xiàn)型:黑色(A_B_)、褐色(aaB_)、紅色(A_bb)和黃色(aabb).

(1)圖1為黑色狗(AaBb)的細胞(僅表示出存在相關基因的染色體),處于
 
的后期,出現(xiàn)圖中A、a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若無其他變異,該細胞的基因組成為
 

(2)兩對基因是否自由組合
 
(是/否),判斷的依據(jù)是
 

(3)狗體內(nèi)合成色素的過程如圖2所示.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除了圖2所示方式外,還可以通過控制
 
來控制性狀.
(4)狗的毛色遺傳說明基因與性狀間存在
 
的數(shù)量關系.
(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狗的另一隱性性狀由基因d控制,為了初步了解控制該性狀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X染色體上(不考慮同源區(qū)段),某同學欲對一定范圍內(nèi)的狗進行調(diào)查,并記錄相關性狀的個體數(shù).請你幫他將記錄表格補充完整.
狗的某對相對性狀調(diào)查記錄表 
  顯性個體數(shù) 隱性個體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
A、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響
B、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往往是破壞性的
C、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
D、人類活動可以任意對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一對相對性狀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具有隱性遺傳因子的個體都表現(xiàn)出隱性性狀
B、最能說明基因分離定律實質的是F2的表現(xiàn)型比為3:1
C、通過測交可以推測被測個體產(chǎn)生配子的數(shù)量
D、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銹。@性)小麥,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