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學者欲研究影響玉米根尖細胞線粒體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圖示順序依次向測定儀中加入線粒體及相應物質(zhì),測定氧氣濃度的變化,結果如圖(注:圖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過程中被氧化的物質(zhì)).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過程①沒有進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
B.過程②比③耗氧速率慢
C.過程④比③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
D.實驗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

分析 1、有氧呼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還原氫,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形成二氧化碳和還原氫,第三階段是還原氫與氧氣結合形成水;
2、真核細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中,第二、第三階段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3、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都釋放能量,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轉(zhuǎn)移到ATP中,有氧呼吸過程中合成ATP的反應式是:ADP+Pi+能量$\stackrel{酶}{→}$ATP.

解答 解:A、線粒體中進行氧化分解的物質(zhì)是丙酮酸,因此沒有進行有氧呼吸第一階段,A正確;
B、據(jù)圖示可知,加入呼吸底物后,耗氧速率明顯增加,故過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B正確;
C、④過程氧氣濃度降低的速率較慢,但加入ADP后,⑤過程氧氣濃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說明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數(shù)量少,C正確;
D、實驗中加入的結構是線粒體,所以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有氧呼吸過程中的物質(zhì)變化、場所及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之間的關系,要求學生熟練識記有氧呼吸過程中三個階段的物質(zhì)變化和場所,理解有氧呼吸過程中物質(zhì)變化和能量變化之間的關系,并結學會分析題圖曲線的含義,應用相關知識并結合題圖曲線分析影響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因素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東大附中實驗學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給正常小狗施垂體切除手術后,短期內(nèi)小狗血液中 的三種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a)、促甲狀腺激素(b)、甲狀腺激素(c)的含量變化正確的是(橫軸為時間,縱軸為激素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極具觀賞價值的蘭科珍稀花卉很難獲得成熟種子。為盡快推廣種植,可應用多種技術獲得大量優(yōu)質(zhì)苗,下列技術中不能選用的是

A.利用莖段扦插誘導生根技術快速育苗

B.采用花粉粒進行組織培養(yǎng)獲得單倍體幼苗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適的其他種類植物體上

D.采用幼葉、莖尖等部位的組織進行組織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有關下面三個裝置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三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都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
B.甲裝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產(chǎn)生熱量
C.乙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fā)的種子是否進行有氧呼吸
D.丙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fā)的種子的呼吸作用是否產(chǎn)生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中甲、乙分別為動、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丙為甲、乙圖中⑩結構的模式圖.

(1)在甲、乙中水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后者含量較少),前者比后者含量的比值越大,細胞代謝越旺盛(選填“旺盛”或“微弱”).細胞衰老的之一是細胞內(nèi)水分含量減少.
(2)丙圖表示⑩的流動鑲嵌模型,丙圖的A側(cè)(選填A或B)為細胞外.人的細胞癌變時,丙圖中[2]糖蛋白的含量減少.(注:[]內(nèi)填丙圖中的標號)
(3)若甲為人唾液腺細胞,則唾液淀粉酶從合成開始直到分泌出細胞為止,經(jīng)歷的細胞結構依次為④⑨⑦⑩(填相關結構的標號).甲圖中有一種細胞器在低等植物細胞也有,但高等植物細胞中沒有,這種細胞器是[⑤]中心體.
(4)乙圖中⑦與⑥的形成有關.甲、乙圖中能合成ATP的細胞器有①②,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有①②,生物膜系統(tǒng)的樞紐是⑨.(注:本小題只需填相關結構的標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表是某公司研發(fā)的一種培養(yǎng)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yǎng)基配方,請根據(jù)表格和所學知識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成分含量
蛋白胨10.0g
乳糖5.0g
蔗糖5.0g
K2HPO42.0g
顯色劑(伊紅•美藍)0.2g
瓊脂12.0g
將上述物質(zhì)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道1000mL
(1)微生物培養(yǎng)基的基本成分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
(2)在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中,獲得純凈培養(yǎng)物的關鍵是防止外來雜菌的入侵,因此需對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皿進行滅菌(填“消毒”或“滅菌”).
(3)根據(jù)用途劃分,該培養(yǎng)基屬于鑒別(填“選擇”或“鑒別”)培養(yǎng)基,若要鑒定分解尿素的細菌還需將伊紅•美藍換成酚紅指示劑.
(4)培養(yǎng)大腸桿菌時,常用的接種方法有平板劃線法、稀釋涂布平板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為四種不同的育種敘述,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D途徑雜交育種一般從F2開始選種的原因是從F2開始出現(xiàn)性狀分離.
(2)經(jīng)過A、B、C途徑育種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是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若F1的基因型是AaBb(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則能獲得4種純合的二倍體新品種,該育種方法突出的優(yōu)點是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3)在E方法育種途徑中,常用X射線、紫外線、激光或亞硝酸等處理種子或幼苗以獲得新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于標志物脫落導致種群密度的調(diào)查結果比實際值低
B.某種以大象糞便為食的金龜子最多獲取大象20%的能量
C.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昆蟲,降低其種群密度屬于生物防治
D.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比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件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操作,不正確的是( 。
A.用臺盼藍溶液染色可增強計數(shù)結果的有效性
B.加大初始接種數(shù)量可以縮短達到K值的時間
C.培養(yǎng)液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滅菌處理,冷卻到適宜溫度才能接種
D.改變培養(yǎng)液氧氣供應對酵母種群的K值沒有影響,因為酵母呼吸方式是兼性厭氧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