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為物質的兩種運輸方式,下列對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若圖示為肝細胞膜,則尿素的運輸方向是Ⅱ→Ⅰ

B. 細胞間的識別、免疫、細胞的癌變與①有密切的關系

C. 適當提高溫度將加快②和③的流動速度

D. b過程不需要ATP,a過程未體現(xiàn)膜的選擇透過性這一生理特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天津市高三9月學生學業(yè)能力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植物細胞工程的技術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可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生產(chǎn)人參皂甙粉

B.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中,制備原生質體時去除細胞壁用到果膠酶和纖維素酶

C.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中,原生質體的融合標志著雜種細胞的產(chǎn)生

D.促使離體細胞形成愈傷組織過程中需用到植物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鄒城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種蛋白質中相關基團的數(shù)目,據(jù)圖可知該蛋白質

A. 由兩條肽鏈組成

B. 共有126個肽鍵

C. R基中共含17個氨基

D. 形成過程中脫去125分子的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什邡中學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需氧自養(yǎng)型生物的細胞都是以線粒體作為產(chǎn)能的“動力車間”

B.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蛋白并降解所吞噬的物質

C.葉綠體和線粒體兩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種酶,葉綠體中還含有色素

D.噬菌體、藍藻、酵母菌都具有核糖體這種細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什邡中學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一個科學家研究、繼承、修正和發(fā)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發(fā)現(xiàn)細胞并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

B.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C.英國科學家虎克指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D.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什邡中學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對噬菌體、藍藻、變形蟲和衣藻四種生物按不同的分類依據(jù)分成四組,下列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

A.丙與丁的分類依據(jù)可以是有無染色體

B.乙組生物的細胞中均具有細胞壁

C.甲組生物的細胞中均具有核糖體

D.丁組生物的細胞中均具有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理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的維持,依賴于各個器官、系統(tǒng)的協(xié)調活動,而信息分子是它們之間的“語言”。分析下圖,回答問題:

(1)寫出有關序號或字母代表的含義:

系統(tǒng);③ (結構);

D 細胞(兩種)

(2)在體內刺激或外界環(huán)境刺激如 的作用下,C過程會增強,以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

(3)圖中A的分泌量的多少受到 兩種信息分子的調節(jié)。

(4)圖示表明: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是 共同作用的結果。免疫細胞產(chǎn)生的淋巴因子(如白細胞介素等)作用于神經(jīng)細胞,過度疲勞可使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的事實表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理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激素作為一種化學信使,能把某種調節(jié)的信息由內分泌細胞攜帶至靶細胞。右圖示影響血糖調節(jié)的因素及激素發(fā)揮作用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①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②刺激X→①→下丘腦→②→胰島A細胞是體液調節(jié)

③激素可以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

④靶細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質轉化為血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北校區(qū)高二10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組雜交品種AaBb×aaBb,各對基因之間按自由組合定律遺傳,則F1有表現(xiàn)型和基因型的種數(shù)為( )

A.26 B.49 C.24 D.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