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已知突觸小體釋放的某種遞質與突觸后膜結合,可導致突觸后膜Cl內流,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產(chǎn)生抑制。能正確表示突觸前膜釋放該種遞質前、突觸后膜接受該種遞質后的膜電位狀況以及興奮的傳遞方向的圖示是(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2.下圖為在實驗室中進行相關模擬實驗,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甲、乙模擬的生理過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來源:學+科+網(wǎng)]

(2)圖中乙過程要順利進行,還需向試管中加入的物質或細胞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

(3)人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抗生素通過阻斷細菌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細菌的繁殖,F(xiàn)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抗生素,請你根據(jù)上述模擬實驗的方法探究這種抗生素能否阻斷細菌DNA和人體DNA的轉錄過程。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C、D 4支試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關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實驗結果并得出實驗結論:

該實驗有可能會出現(xiàn)________種實驗結果,如果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該抗生素只阻斷細菌DNA的轉錄,不阻斷人體DNA的轉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1.某同學以玉米胚芽鞘為實驗材料探究“a——萘乙酸(NAA)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見下表:

除哪項外,均是對此實驗的正確分析。

A.該實驗說明NAA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B.濃度為10—4mol/L的NAA也能促進胚芽鞘的生長

C.1號培養(yǎng)皿為對照,其余培養(yǎng)皿為實驗組

D.促進胚芽鞘生長的最適NAA濃度在10—8mol/L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用不同培養(yǎng)液處理萌發(fā)的綠豆,觀察其對不定根發(fā)生和生長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

平均每條綠豆芽

長出不定根數(shù)

每條不定根

平均長度(mm)

①幼嫩的植物莖葉研磨后分離得到的提取液

5.92

37

②用老的植物莖葉研磨后分離得到的提取液

4.16

18

③全營養(yǎng)液

3.82

17

④濃度為85 μmol/L的生長素溶液

5.44

29

⑤濃度為170 μmol/L的生長素溶液

5.02

24

⑥濃度為260 μmol/L的生長素溶液

4.85

20

⑦蒸餾水

3.17

14

(1)根據(jù)上表各項分析,①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高于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結果能否說明生長素對綠豆不定根的發(fā)生和生長具有兩重性?________。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實驗可作為對照組的處理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青少年食用綠豆芽,綠豆芽中所含的生長素不會影響身體的生長發(fā)育。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長素對莖、根等器官的生長均有影響,右圖是水平放置的綠豆幼苗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圖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側的是________,表示莖遠地側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右圖是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Ⅰ、 Ⅱ 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正常機體內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

B.切斷 d、刺激 b,不會引起效應器收縮

C.興奮在結構 c 和結構 b 的傳導速度相同

D.Ⅱ處發(fā)生的信號變化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4.圖甲為接受單側光照的胚芽,圖乙為水平放置一段時間后的胚根,下列關于生長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相同濃度的生長素對a處和c處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B.a(chǎn)側生長素濃度降低抑制生長

C.b側生長素濃度升高促進生長

D.c、d兩點生長素濃度相同促進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1.獲得2011年度諾貝爾醫(yī)學或生理學獎的三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發(fā)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激活的關鍵原理,這無論是對研發(fā)針對傳染病的“治療性疫苗”,還是對開發(fā)對抗癌癥的新方法都有重要的意義。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滅活的病毒可作為疫苗

B.記憶細胞再次受到與接種疫苗相同的抗原刺激后會迅速產(chǎn)生抗體

C.治療性疫苗在機體中誘導特異性的免疫應答

D.若用疫苗抗擊癌癥能避免以往化療中產(chǎn)生的毒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9.免疫是機體的一種特殊的保護性生理功能。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目前,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

B.受抗原刺激后的B細胞,所形成的效應(漿)B細胞不能與抗原特異性地結合

C.記憶細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夠產(chǎn)生相應的效應細胞

D.艾滋病、風濕性心臟病都是因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7. 調查某地烏鴉連續(xù)10年的種群數(shù)量變化,圖中λ表示該種群數(shù)量是一年前種群數(shù)量的倍數(shù),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烏鴉的種群密度采用樣方法調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烏鴉種群數(shù)量相同

C.第6年以前烏鴉種群數(shù)量進行“J”型增長

D.第9~10年的烏鴉種群數(shù)量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