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中的蛋白質在極端的環(huán)境條件下可通過肽鏈之間的二硫鍵維持穩(wěn)定。已知不同的肽鏈產物可因相對分子質量不同而以電泳方式分離。下圖甲是一個分析細菌中的蛋白質的電泳結果圖,“-”代表沒加還原劑,“+”代表加有還原劑,還原劑可破壞二硫鍵,“M”代表已知相對分子質量的蛋白質,圖乙代表蛋白質或多肽的結構圖。根據(jù)圖甲結果,圖乙中哪幅圖最能代表該細菌原本的蛋白質結構(注意:圖乙中“—”代表二硫鍵)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學期周考(9.18)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小島上原有果蠅20000只,其中基因型MM、Mm和mm的果蠅分別占15%、55%和30%。若從島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為MM的果蠅,且所有果蠅均隨機交配,則F1中m的基因頻率約是( )

A.43% B.48% C.52% D.5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省高三下學期第三次綜合練習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動物激素的囊泡分泌存在兩條途徑:激素合成后隨即被釋放到細胞外,稱為C型分泌途徑;激素合成后暫時儲存在細胞內,受到胞外信號刺激時再釋放出去,稱為R型分泌途徑。研究者據(jù)此提出如下實驗思路:

實驗材料:培養(yǎng)液(添加適宜濃度的葡萄糖)、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制的X物質(X物質是蛋白質合成抑制劑)等

(1)實驗分組:

甲組:培養(yǎng)液 + 胰島β細胞 +

乙組:培養(yǎng)液 + 胰島β細胞 + X物質

(2)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合適時間,檢測各組培養(yǎng)液中 。

(要求與說明:實驗持續(xù)時間合適:實驗條件均適宜)

請回答:

(1)實驗目的: 。

(2)培養(yǎng)液中的葡萄糖作用是 。實驗思路中的①是 ,②是 。

(3)補充下表,將預期實驗結果及實驗結論填入該表中。

實驗結果

實驗結論

兩組檢測結果接近

胰島素只存在R型分泌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沙市高一上第一次雙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果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為130,一條由100個氨基酸所組成的多肽,其分子量應為( )

A. 13000 B. 12982 C. 11218 D. 129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沙市高一上第一次雙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中所用試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需將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勻后使用

B.用吡羅紅染色劑處理細胞,可以觀察到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蘇丹Ⅳ染液鑒定含油多的細胞,顯微鏡下可見染成紅色的顆粒

D.判斷淀粉是否水解,可選擇雙縮脲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沙市高一上第一次雙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②③④⑤是有關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下圖所示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幾何圖形,要圖1轉化成圖2,所列ABCD四種操作順序中,正確的應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jié)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沙市高一上第一次雙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用圓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細菌(d)、酵母菌(e)、細菌(f),則這些概念的從屬關系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青海省西寧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胡蘿卜素的提取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A.在把新鮮的胡蘿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時,溫度越高、干燥時間越長,烘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過程中,在瓶口安裝冷凝回流裝置是為了防止加熱時有機溶劑的揮發(fā)

C.在濃縮干燥前,沒有必要進行過濾

D.將濾液用蒸餾裝置進行蒸餾,要收集蒸發(fā)出去的液體,蒸發(fā)出去的是胡蘿卜素留下的是有機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重慶市高三上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了探究環(huán)境條件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有兩個研究小組分別完成了實驗。第一小組將小麥分成甲、乙兩組,甲組模擬自然光照,乙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培養(yǎng)較長一段時間(T)后,測定結果如圖(光合作用強度即單位時間、單位面積吸收CO2的量)。第二某研究小組將生長狀態(tài)一致的小麥植株分為3組,在強光照下并保持溫度和CO2濃度等條件相同的分組實驗結果如表,回答下列問題:

對照組

實驗組1

實驗組2

相對濕度%

17

27

52

光合速率

11

15

23

(1)第一研究小組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影響。據(jù)第二研究小組的結果可推測,

(填“增加”或“降低”)麥田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可降低小麥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一定條件下,小麥在溫度由25℃降為5℃的過程中光飽和點逐漸減小,推測該植物在光照充足時的光合作用最適溫度________________ 25℃(選填: <、≤、=、≥、>)。

(3)若實驗過程中,給小麥植物提供C1802和H20,釋放的氧氣中含有18O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光合作用過程中,CO2與RuBP(五碳化合物)結合的直接產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個。下圖為葉肉細胞中部分代謝途徑示意圖。

淀粉是暫時存儲的光合作用產物,其合成場所應該在葉綠體的_______________。淀粉運出葉綠體時先水解成TP或葡萄糖,后者通過葉綠體膜上的載體運送到細胞質中,合成由_____________糖構成的蔗糖,運出葉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