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他汀類藥物是常規(guī)的降脂藥物.請你提出一個能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并簡述實驗分組方案 .">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人體血液中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會誘發(fā)高膽固醇血脂癥,科研人員對此疾病的致病機理進行了相關研究。

1)正常人體中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的作用過程如圖1所示。LDL-C與細胞膜上的LDLR特異性___后,以________方式攝入細胞。LDLR重新回到細胞表面發(fā)揮作用,從而________LDL-C在血液中的含量。

2)據圖2分析,LDLRPCSK9蛋白結合后,其空間結構改變,導致不能________;且LDLR被相關酶降解,直接導致________過程受阻,從而引起高膽固醇血脂癥。

3)根據上述研究,可以________作為抗原制備單克隆抗體,利用該抗體制成靶向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脂癥。研究人員將高膽固醇血脂癥患者隨機分為4組,對這種單抗靶向藥物的治療效果進行相關研究,臨床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單抗靶向藥物劑量

實驗

人數

給藥

間隔

LDL-C降低量

%

LDL-C處于

正常水平的人數

150mg

15

4

28.9

4

200mg

15

A

31.5

3

300mg

15

B

42.5

10

150mg

15

2

67.9

15

①實驗研究目的是:________

②由結果可知:給藥間隔相同時,這種單抗靶向藥物降低血液中LDL-C的程度與給藥劑量成正相關,請完善上表中的實驗設計,A________B________。

③本實驗治療效果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中________的作用更關鍵。/p>

4)他汀類藥物是常規(guī)的降脂藥物,請你提出一個能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并簡述實驗分組方案____________。

【答案】(識別并)結合 胞吞 降低 LDL-C結合 LDLR循環(huán) PCSK9蛋白 探究單抗靶向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脂癥的適宜劑量和給藥間隔 4 4 2周給藥劑量150mg LDL- C降低效果最顯著,治療后LDL-C處于正常水平的人數比例最高 給藥間隔 問題1:單抗靶向藥物治療患者的效果是否優(yōu)于他汀類藥物?

分組方案:實驗分為兩組,一組使用單抗靶向藥物,另一組使用他汀類藥物

問題2: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治療患者的效果是否優(yōu)于單獨用藥?

分組方案:實驗分為三組,一組使用單抗靶向藥物,二組使用他汀類藥物,三組兩種藥物聯合使用

【解析】

分析圖1,LDLR重新回到細胞表面發(fā)揮作用,從而降低LDL-C在血液中的含量。據圖2分析,LDLRPCSK9蛋白結合后,其空間結構改變,導致不能與LDL-C結合;且LDLR被相關酶降解,直接導致LDLR循環(huán)過程受阻,從而引起高膽固醇血脂癥。

1)分析題圖可知,LDL-C與細胞膜上的LDLR特異性(識別并)結合后,以胞吞方式攝入細胞。LDLR重新回到細胞表面發(fā)揮作用,從而降低LDL-C在血液中的含量。

2)據圖2分析,LDLRPCSK9蛋白結合后,其空間結構改變,導致不能與LDL-C結合;且LDLR被相關酶降解,直接導致LDLR循環(huán)過程受阻,從而引起高膽固醇血脂癥。

3)根據上述研究,可以PCSK9蛋白作為抗原制備單克隆抗體,利用該抗體制成靶向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脂癥。

①根據表格中的實驗設計以及變量和對照實驗的知識可知,該實驗研究目的是:探究單抗靶向藥物治療高膽固醇血脂癥的適宜劑量和給藥間隔。

②根據實驗遵循的單一變量原則等知識可以知道上表中AB應當均為4周的時間。

③依據表格中的數據信息治療后LDL-C處于正常水平的人數比例最高,可以判斷:每2周給藥劑量150mgLDL-C降低效果最顯著。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影響治療效果的因素中給藥間隔的作用更關鍵。

4)依據題干信息可以提出如下問題:

問題1:單抗靶向藥物治療患者的效果是否優(yōu)于他汀類藥物?分組方案:實驗分為兩組,一組使用單抗靶向藥物,另一組使用他汀類藥物問題2: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治療患者的效果是否優(yōu)于單獨用藥?分組方案:實驗分為三組,一組使用單抗靶向藥物,二組使用他汀類藥物,三組兩種藥物聯合使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氫元素隨化合物在生物體內代謝轉移的過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多為吸能反應

B.在缺氧的情況下,過程中不會發(fā)生脫氫反應

C.M 物質是丙酮酸,其在過程中被乳酸脫氫酶還原

D.過程需分步脫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實驗小組重復赫爾希和蔡斯“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部分實驗過程圖解。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T2噬菌體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它的結構簡單,且化學成分上只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獲得被32P標記的噬菌體的具體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進行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正常實驗步驟進行時,試管的上清液中檢測到的放射性(32P)很低。若在上清液中檢測到的放射性(32P)很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此實驗該小組得出DNA是遺傳物質的結論,但有人認為上述操作還不足以得出此結論,請根據所學知識補充相應實驗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矮化栽培是現代蘋果生產的趨勢,為研究矮化蘋果(M9)砧木致矮機理,研究者進行了系列實驗。

1)生長素在植物莖內從形態(tài)學上端向下端的運輸稱為____________運輸;細胞分裂素主要在植物體的根尖合成并運至地上部分,通過促進細胞____________進而促進植物生長。

2)研究者將富士蘋果(非矮化)、M9和八棱海棠(非矮化)三種植物進行嫁接,如圖1。一段時間后,檢測富士-M9-八棱海棠不同部位PIN基因(IAA運輸載體基因)的表達情況,結果如圖2。

實驗結果顯示,在富士-M9-八棱海棠中,表達量較高的兩種PIN基因為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可能與M9致矮密切相關。

3)向富士-M9-八棱海棠的接穗葉片或基砧根部施加NAA(生長素類似物,其運輸載體與IAA相同)后,以未做處理的富士-M9-八棱海棠作為對照,檢測相關指標如下表。

接穗新梢

平均長度

細胞分裂素含量

NAA+IAA)總含量

接穗葉片

基砧根部

接穗

基站

對照

+

+

+ +

+ +

+

接穗葉片施加NAA

+

+

+ +

+ + +

+

基砧根部施加NAA

+ + +

+ + +

+ + + +

注:“+”代表檢測指標的數值,“+”越多,數值越大。

與對照組相比,接穗葉片施加NAA組的基砧中(NAA+IAA)總含量幾乎無差異,推測中間站______了生長素的運輸。為證實這一推測,研究者將中間砧(M9)換成八棱海棠后,基砧中(NAA+IAA)總含量顯著增加,這一結果_________(支持/不支持)上述推測。

兩實驗組中,_________組的接穗新梢平均長度較短,請你結合(2)實驗結果解釋原因,以揭示M9砧木致矮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發(fā)菜是一種生長在干旱地區(qū)的陸生藍藻。如圖是不同NaCl濃度對某種發(fā)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響曲線。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A.此種發(fā)菜在測定的NaCl濃度范圍內均可正常生長

B.發(fā)菜細胞中無葉綠體,但含有能吸收光能的色素

C.此種發(fā)菜生長的最適NaCl濃度為615mol/L

D.NaCl濃度升高,發(fā)菜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變化趨勢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能量流動圖解(其中W1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流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為(A2+B2+C2)

B.圖解表明能量流動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C.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可表示為 (A1+B1+C1+A2+B2+C2+D2)

D.由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D1/W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念珠藻臨時裝片如圖所示,則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轉動目鏡,若污點跟著轉動則說明其位于目鏡上

B.在低倍顯微鏡下找到念珠藻,即可直接換至高倍鏡

C.為使高倍鏡下視野變明亮,可更換成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D.目鏡不變,物鏡從10×換至40×時,則看到的細胞數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研人員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對番茄品種甲和乙光合速率的影響(圖1),以及番茄品種甲的葉片氣孔導度、胞間CO2濃度與土壤含水量的關系(圖2)。(注:光補償點指植物在一定的溫度下,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數量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的光強度)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土壤含水量對甲、乙兩種番茄光合速率的影響基本相同

B. 氣孔導度的變化與番茄光合速率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

C. 番茄在土壤含水量為50%的條件下,比含水量在90%條件下的光補償點低

D. 土壤含水量降低,氣孔導度降低,胞間CO2濃度逐漸升高,可能是因為水分虧缺導致類囊體結構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三維細胞培養(yǎng)技術是指將動物細胞與具有三維結構的支架材料共同培養(yǎng),使細胞能夠在三維立體空間生長、增殖和遷移的技術。其培養(yǎng)模式圖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三維培養(yǎng)胚胎干細胞時,首先應保證細胞處于______________的環(huán)境,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撬帷⒍□-h(huán)腺苷酸等物質可以誘導胚胎干細胞的基因__________,從而產生不同類型的組織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培養(yǎng)液中需要通入一定濃度的CO2,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乳腺癌組織消化成單個細胞,其在培養(yǎng)瓶中進行懸液培養(yǎng)時會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經過多次傳代后,少數供體細胞中__________的穩(wěn)定性會降低而變成不死性細胞。

3)乳腺癌細胞在三維培養(yǎng)基中能夠形成腺泡結構,呈現類似于動物體內組織細胞的生長情況,有利于構建體內乳腺癌組織模型。與普通細胞懸液培養(yǎng)相比,利用三維細胞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干細胞和癌細胞其明顯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