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疫苗生產(chǎn)和抗體制備的流程之一,其中①表示逆轉錄過程;②是獲取目的基因(A基因)的過程;③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過程;④是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過程;⑤是從小鼠皮下獲取已經(jīng)免疫的B細胞的過程;⑥表示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過程;⑦是細胞融合過程;X為雜交瘤細胞;⑧表示克隆化培養(yǎng)和獲取單克隆抗體.
解答 解:(1)由以上分可知①是逆轉錄.PCR技術可在體外大量擴增目的基因,其原理是DNA復制.
(2)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必須使用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兩種工具酶,即首先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運載體,其次用DNA連接酶將目的基因與運載體連接形成重組DNA.
(3)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4)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離心、振動、電激等)和化學法(聚乙二醇),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離心、振動、電激等)、化學法(聚乙二醇)和生物法(滅活的病毒).因此,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區(qū)別于植物細胞常用的誘導方法是用滅活的病毒誘導.
(5)在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中,至少需要經(jīng)過兩次篩選,一次是用用選擇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另一次是用專一抗體檢測方法篩選出能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的雜交瘤細胞.
(6)以上實驗操作過程中用到的技術除了PCR技術還有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
(7)對健康人進行該傳染病免疫預防時,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chǎn)的A蛋白所制備的疫苗.對該傳染病疑似患者確診時,可以從疑似患者體內(nèi)分離出病毒,與已知病毒進行核酸序列比較;或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法,即用圖中的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進行特異性結合檢測.
故答案為:
(1)逆轉錄 PCR DNA雙鏈復制
(2)DNA連接酶
(3)顯微注射法(技術)
(4)用滅活的病毒誘導
(5)選擇性培養(yǎng)基 專一抗體
(6)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
(7)A蛋白 抗A蛋白的單克隆抗體
點評 本題結合疫苗生產(chǎn)和抗體制備的流程圖,考查基因工程、動物細胞融合技術、單克隆抗體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驟,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的名稱.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一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中,在內(nèi)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血紅蛋白 ③淀粉 ④唾液淀粉酶 ⑤胰島素 ⑥抗體.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神經(jīng)細胞 | B. | 汗腺細胞 | ||
C. | 肌細胞 | D. | 胰腺外分泌部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熔化瓊脂時,需要控制火力并不斷攪拌,以免發(fā)生焦糊 | |
B. | 灼燒、高壓蒸汽滅菌、紫外線照射等都屬于無菌技術 | |
C. | 樣品中活菌數(shù)量統(tǒng)計時,接種方法應采用平板劃線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 | |
D. | 用平板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微生物時,應將平板倒過來放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只存在于細胞核中,RNA只存在于細胞質中 | |
B. | 真核生物的核糖體中有少量DNA | |
C. | 兩種核酸的元素組成相同 | |
D. | 病毒中的遺傳物質都是R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植物有絲分裂實驗中,不用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的原因是液泡的顏色會影響染色后染色體的觀察 | |
B. | 在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中,不宜選擇過氧化氫酶的原因是過氧化氫的分解與溫度有關 | |
C. | 在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中,用卡諾氏液浸泡根尖的目的是固定細胞形態(tài) | |
D. | 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CO2的產(chǎn)生情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