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將抗原注人小鼠體內(nèi),獲得能產(chǎn)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 | |
B. | 用纖維素酶處理B淋巴細胞和小鼠骨髓瘤細胞 | |
C. | 用滅活的仙臺病毒作誘導劑,促使B淋巴細胞與小鼠骨髓瘤細胞融合 | |
D. | 篩選雜交瘤細胞,并從中選出能產(chǎn)生所需抗體的細胞群,培養(yǎng)后提取單克隆抗體 |
分析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體內(nèi),使其發(fā)生免疫,小鼠體內(nèi)產(chǎn)生具有免疫能力的B淋巴細胞.利用動物細胞融合技術(shù)將B淋巴細胞和骨髓瘤細胞融合,在經(jīng)過三次篩選:①篩選能夠產(chǎn)生單一抗體的B淋巴細胞②篩選得到雜交瘤細胞(去掉未雜交的細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細胞)③篩選出能夠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兩次抗體檢測:專一抗體檢驗陽性,獲得能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又能大量增殖雜交瘤細胞.最后從培養(yǎng)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單克隆抗體.
解答 解:A、制備單克隆抗體首先需要獲得已免疫的B淋巴細胞,因此需將抗原注人小鼠體內(nèi),獲得能產(chǎn)生抗體的效應(yīng)B淋巴細胞,A正確;
B、纖維素酶只能水解纖維素,用于植物原生質(zhì)體的融合,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一般利用胰蛋白酶,B錯誤;
C、動物細胞融合過程中,可以利用滅活的仙臺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誘導劑,C正確;
D、篩選雜交瘤細胞,并從中選出能產(chǎn)生所需抗體的細胞群,培養(yǎng)后提取單克隆抗體,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單克隆抗體的制備的有關(guān)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單克隆抗體制備的過程;明確其中存在兩個重要的篩選步驟;識記動物細胞融合的手段等,屬于簡單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基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H數(shù)目為12 | |
B. | 纖維素、血紅蛋白的單體分別是葡萄糖和氨基酸 | |
C. | DNA由兩條核糖核苷酸鏈構(gòu)成,RNA由一條脫氧核苷酸鏈構(gòu)成 | |
D. | 脂肪既是細胞內(nèi)良好的儲能物質(zhì),又是構(gòu)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是由許多染色質(zhì)經(jīng)高度螺旋后形成 | |
B. | 在分裂間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經(jīng)復制后加倍 | |
C. | 神經(jīng)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等 | |
D. | 處在分裂期的細胞可用顯微鏡觀察到其染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5mL | B. | 5mL | C. | 10mL | D. | 49.5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提高受體細胞在自然環(huán)境中的耐熱性 | |
B. | 有利于檢測目的基因否導入受體細胞 | |
C. | 增加質(zhì)粒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 | |
D. | 便于與外源基因連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表中是H2O2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據(jù)表回答:
試管號 | 處理 | 現(xiàn)象(略) | |
1 | 2ml | H2O2+2滴蒸餾水 | 產(chǎn)生氣泡很少 |
2 | 2ml | H2O2+2滴FeCl3 | 產(chǎn)生氣泡較多 |
3 | 2ml | H2O2+2滴肝臟研磨液 | 產(chǎn)生氣泡很多 |
4 | 2ml | H2O2+2滴(煮沸)肝臟研磨液 | 基本同1 |
5 | 2ml | H2O2+2滴肝臟研磨液+2滴5%HCl | 基本同1 |
6 | 2ml | H2O2+2滴肝臟研磨液+2滴5%HCl | 基本同1 |
7 | ****** |
(1)1號與3號試管的對照實驗說明酶具有__________.
(2)2號與3號試管的對照實驗說明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其中自變量是__________
(3)要說明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可以通過__________和__________號試管的對照.
(4)設(shè)置5號、6號、7號試管對照實驗是要探究__________.7號試管的處理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