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物的競爭和捕食都是相互選擇的過程 |
B、基因的自發(fā)突變率很低,對進化不重要 |
C、突變可大幅改變生物性狀,決定著生物進化的方向 |
D、某種群的數(shù)量長期處于穩(wěn)定,說明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變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若用Ti質粒作為抗旱基因的載體,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應該在T-DNA 片段內,且要保證復制起始點和用于轉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壞 |
B、將重組Ti質粒導入土壤農桿菌中時,可以用CaCl2處理細菌以增加細胞壁的通透性 |
C、用含有重組Ti質粒的土壤農桿菌去感染正在組織培養(yǎng)中的植物細胞,再將被感染后的細胞培養(yǎng)成植株,就可能獲得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 |
D、若能夠在植物細胞中檢測到抗旱目的基因,則說明該基因工程項目獲得成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糖原和脂肪都是細胞內的儲能物質,質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相同 |
B、小麥細胞中由A、G、C、U四種堿基參與構成核甘酸的種類有7種 |
C、細胞核中合成的mRNA可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細胞質中的DNA也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
D、蛋白質結構具有多樣性的根本原因是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不同和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 |
B、含有腺嘌呤20個 |
C、四種含氮堿基A:T:G:C=3:3:7:7 |
D、另一條鏈上A:T:G:C=4:3: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蛔蟲生活在大腸內,可推斷蛔蟲細胞內無線粒體 |
B、菟絲子是一種寄生植物,植株淡黃色,可推斷菟絲子細胞內不含葉綠體 |
C、高等植物細胞增殖時從細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可推導出細胞內不含中心體 |
D、核仁與核糖體的合成有關,可推導出乳酸菌和酵母菌中均含有核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溫帶雨林 | 一年生作物耕地 | |
總初級生產(chǎn)量J/(m2?a) | 188×106 | 102×106 |
植物的呼吸量J/(m2?a) | 134×106 | 38×106 |
異養(yǎng)生物的呼吸量J/(m2?a) | 54×106 | 3×106 |
A、耕地有較高的凈初級生產(chǎn)量 |
B、雨林的次級生產(chǎn)者相對較多 |
C、雨林的凈初級生產(chǎn)量為零 |
D、該雨林很可能處于頂極狀態(tà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應為①→④→③→②,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 |
B、該種生物的葉肉細胞中共含有6個DNA分子 |
C、下一細胞周期開始于圖②時期的結束 |
D、圖①時期細胞中的中心粒移向兩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