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兩株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nèi),用全素培養(yǎng)液置于室外進行培養(yǎng)(如圖甲所示),假如玻璃罩內(nèi)植物的生理狀態(tài)和自然環(huán)境相同,且空氣濕度對蒸騰作用的影響、微生物對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均忽略不計.現(xiàn)用二氧化碳測定儀測定了該玻璃罩內(nèi)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乙圖所示曲線.請回答:

(1)BC段與AB段相比,曲線上升較緩,其原因是
 

(2)光的補償點是曲線的中
 
時刻的光照強度(字母).
(3)若以此裝置驗證呼吸強度,一定要進行的處理是
 

(4)EF段與DE段相比,葉肉細胞中C3、C5的相對值是
 

(5)24時與0時相比有機物總量
 

(6)EF段說明此時植物的光合速率較慢,可推斷該植物維管束鞘細胞
 

(7)若甲裝置中左植物為原植物,右面的植物為要被測定的不同種植物(長勢大小相同),請設計實驗驗證其是C3植物還是C4植物.
①原理:
 

②步驟(略)
③結果預測:若
 
則屬于C3植物;若
 
則屬于C4植物.
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
專題:
分析:解答本題分析圖乙是關鍵.玻璃罩中的植物在黑暗條件下只進行呼吸作用,此時溫度會影響酶的活性,進而影響呼吸作用強度;在有光的條件在既進行呼吸作用,又進行光合作用,此時光照強度、CO2濃度均會影響光合速率.圖乙中,AB段只進行呼吸作用;C、G點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隨著光照強度的逐漸增強,CO2濃度逐漸降低;但是在中午即EF段CO2濃度下降緩慢;到下午18點后,光合作用逐漸停止;并且H點的CO2濃度低于A點,說明CO2被用于合成了有機物.
解答: 解:(1)BC段與AB段相比,曲線上升較緩,其原因是夜間溫度較低,影響呼吸酶的活性,呼吸強度降低.
(2)光的補償點就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點,對應曲線的中C和G時刻的光照強度.
(3)有光時,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若以此裝置驗證呼吸強度,一定要進行的處理是遮光(黑暗).
(4)圖中EF段CO2濃度明顯低于DE段,因此EF段CO2的固定減少,導致生產(chǎn)的C3減少,消耗的C5減少,而C3的還原過程不變,故C5的含量增多.
(5)24點與0點相比,該玻璃罩內(nèi)CO2濃度降低,其用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因此植物體內(nèi)有機物總量增多.
(6)EF段說明此時植物的光合速率較慢,可推斷該植物維管束鞘細胞不含葉綠體.
(7)①原理:C4植物比C3植物耐低濃度二氧化碳能力強.
③若與左植物生活狀況相同,則屬于C3植物;若比左植物生活時間長,則屬于C4植物.
故答案為:
(1)夜間溫度較低,影響呼吸酶的活性,呼吸強度降低
(2)C和G
(3)遮光(黑暗)
(4)分別是下降和上升
(5)多
(6)不含葉綠體
(7)①C4植物比C3植物耐低濃度二氧化碳能力強
③與左植物生活狀況相同           比左植物生活時間長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光照、溫度、CO2濃度等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意在考查學生分析實驗結果和圖文信息轉換能力,解題關鍵是能根據(jù)玻璃罩中的二氧化碳量的變化判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若用同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每次使用不同的物鏡與目鏡,反光鏡與光圈不動.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
A、物鏡4×目鏡10×
B、物鏡4×目鏡16×
C、物鏡40×目鏡10×
D、物鏡40×目鏡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為某多肽鏈和控制它合成的一段DNA鏈,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AUG,“甲硫氨酸→脯氨酸→蘇氨酸→甘氨酸→纈氨酸”根據(jù)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除哪項外都是錯誤的?(  )
A、這段多肽鏈形成過程中會脫掉5個水分子
B、這段DNA中的①鏈起了轉錄模板的作用
C、若發(fā)生基因突變,則該多肽鏈的結構一定發(fā)生改變
D、決定這段多肽鏈的遺傳密碼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T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為某學生所繪制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的簡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不包括( �。�
A、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
B、DNA連接酶
C、目的基因
D、運載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生物體內(nèi)常見的一種生理作用圖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具有專一性
B、b成分一定是蛋白質
C、在人體消化道內(nèi)也有此類反應進行
D、反應完成后,a未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例如,以細胞代謝為基礎的生物和環(huán)境之間
 
 
的交換;以細胞
 
為基礎的生長發(fā)育;以細胞內(nèi)
 
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的遺傳與變異,等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yī)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這三位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在器官發(fā)育和“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中的基本規(guī)則.這項工作對人類戰(zhàn)勝疾病將發(fā)揮重大的作用.以下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壞死是細胞凋亡的同義詞
B、產(chǎn)生新細胞的同時也有細胞凋亡,從而維持機體細胞數(shù)目的動態(tài)平衡
C、人的受精卵開始分裂,逐漸形成大量功能不同的細胞,這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D、人的胚胎發(fā)育初期是有尾的,但在胚胎發(fā)育成熟時失去尾,這個過程稱為程序性細胞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克隆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二倍體細胞的傳代培養(yǎng)次數(shù)通常是有限的
B、克隆培養(yǎng)法培養(yǎng)過程中多數(shù)細胞的基因型會發(fā)生改變
C、每個細胞中都攜帶整套遺傳信息是植物克隆的物質基礎
D、單倍體克隆過程能夠發(fā)生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