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圖所示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
A. B系鼠和C系鼠的皮膚對于子代A系鼠是抗體
B. 子代A系鼠的漿細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膚
C. C系鼠的皮膚沒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應答
D. 注射淋巴細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發(fā)生改變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高等動物的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③都必須通過消化系統(tǒng)才能完成
B.人體的體液包括內環(huán)境和細胞外液
C.細胞與內環(huán)境交換的④為養(yǎng)料和氧氣
D.⑥可表述為:體內細胞可與外界環(huán)境直接進行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圖中a、c表示有絲分裂,b表示減數(shù)分裂
B. AC段和NO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
C. 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GH段,基因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LM段
D. GH段和OP段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且都含有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天津市河北區(qū)高三總復習質量檢測(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研人員以水稻幼苗為實驗材料,在適合生長的氮濃度范圍內,探究光照強度等環(huán)境因素適宜的條件下不同氮元素水平對水稻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1)光合色素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上,其作用是_________。
(2)由表可知,隨著氮素水平的增高,葉片凈光合速率逐漸_______。高氮組與偏高氮組相比,其葉綠素含量相同,但高氮組葉片凈光合速率高,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
(3)給該植物澆灌H2180,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葉肉細胞中出現(xiàn)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轉化途徑: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下學期期中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小腸干細胞通過增殖分化使小腸上皮細胞得到更新,科研人員對此進行研究。
(1)小腸干細胞以____________分裂方式進行增殖,并分化為潘氏細胞和____________細胞,如圖1。潘氏細胞能合成并分泌溶菌酶等抗菌物質,抵抗外來病原體,參與小腸微環(huán)境的_______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2)小腸干細胞特異性地表達L蛋白,并且每個細胞中的表達量基本一致。科研人員利用____________酶和DNA連接酶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與L蛋白基因連接,轉入小鼠受精卵細胞中。從轉基因小鼠體內分離小腸干細胞進行離體培養(yǎng),定期從培養(yǎng)液中取樣,測定樣品的綠色熒光強度,檢測結果可反映出小腸干細胞____________的多少。
(3)科研人員在上述小腸干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藥物T,幾天后洗去藥物,轉入新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記為第0天),定期取樣并測定樣品的綠色熒光強度,結果如圖2。藥物T處理使蛋白S的合成量下降,藥物T處理停止后0~4天,小腸干細胞中蛋白S的含量仍較低。結合實驗數(shù)據(jù)推測,蛋白S對小腸干細胞的凋亡有____________作用。
(4)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S含量較低時,小腸干細胞會分泌W因子,并作用于周圍的小腸干細胞。據(jù)此推測,上述實驗中第4天后熒光強度逐步恢復的原因是W因子____________。
(5)綜合上述研究分析,小腸受到外界環(huán)境刺激時,能通過多種調節(jié)作用維持小腸干細胞數(shù)目的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三)回答下有關植物代謝的問題
如圖為光反應過程模式圖,字母表示物質。
1.圖中的“某結構”是_____________;B為____________ F為____________
2.以浮游藻類為材料研究浮游藻類的光合作用,用如圖光合測定裝置測得浮游藻類細胞在不同條件下的凈光合速率(指光合作用生成量 – 細胞呼吸量),用Pn表示。圖2為不同NaHCO3濃度(pH8.5,25℃)條件下測得的Pn 曲線圖。
圖1裝置是通過測量_______________變化量來表達光合作用速率指標的。
3.通過變換圖中的光源設備,可研究以下哪些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________(可多選)。
A. 光照強度 B. 光的顏色 C. 溫度 D. 二氧化碳濃度
4.在測定不同光照對Pn的影響時,如不精準控制溫度,則測得的光照與Pn的關系_________。
A. 正相關 B. 難以確定 C. 負相關 D. 無關
5.若在相應條件下測得呼吸速率為50μmolO2.mg-1ch.h-1,則圖2橫坐標數(shù)值為80時,真正的光合速率產(chǎn)生的O2量為____________μmolO2.mg-1ch.h-1。
6.由于弱堿性的藻類培養(yǎng)液中游離CO2濃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過胞內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3-獲得CO2。若圖2數(shù)據(jù)在最適溫度下測得,則在高NaHCO3濃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可多選)
A. 光照強度沒有達到最適值
B. 浮游藻類細胞內碳酸酐酶(CA)有限
C. 浮游藻類細胞內色素有限
D. 二氧化碳濃度不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上海市靜安區(qū)高三4月教學質量檢測(二模)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山羊種群中,基因型BB的個體占18%,Bb的個體占78%,則B基因的頻率是( )
A. 57% B. 36%
C. 18% D. 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玉米和麥草的秸稈可以用來生產(chǎn)燃料乙醇,秸稈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回答下列問題:
(1)纖維素分解菌多分布在__________的土壤中,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一般包括三種成分,C1酶,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從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需要配制__________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中需要加入纖維素粉作為唯一的____________。
(3)梯度稀釋后,要將樣品均勻涂布在用于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上,在該培養(yǎng)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_______,當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據(jù)菌落周圍是否產(chǎn)生_________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當利用涂布器涂布平板之后需要對涂布器進行______處理。(添“消毒”或者“滅菌”)
(4)產(chǎn)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微生物種類)發(fā)酵產(chǎn)生酒精,還可以使用____________檢測產(chǎn)物是否為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青海省西寧市高三下學期復習檢測二(二模)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從土壤中篩選分解尿素細菌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選擇培養(yǎng)基應以_____________為唯一氮源;鑒別培養(yǎng)基還需添加___________作指示劑,分解尿素細菌在該培養(yǎng)基上生長一段時間后,其菌落周圍的指示劑將變成_____________色。
(2)土壤中的細菌將尿素分解為_____________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細菌之所以能將尿素分解,是因為細菌能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備實驗所需的培養(yǎng)基時,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分裝前,要進行的是____________和滅菌,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倒平板時要待平板冷凝后,將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5個細菌培養(yǎng)基平板上,均接種稀釋倍數(shù)為105的土壤樣品溶液0.1ml,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平板上長出的細菌菌落數(shù)分別為191、16、326、173和182。該過程采取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每克土壤樣品中的細菌數(shù)量為___________×108個;與血細胞計數(shù)板相比,此計數(shù)方法測得的細菌數(shù)目較__________(填“多”或“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