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某遺傳病受X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時存在時個體才不患病。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根據(jù)右圖系譜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I-1的基因型為XaBXab或XaBXaB
B.II-3的基因型一定為XAbXaB
C.IV-1的致病基因不能確定來自于I中的1還2
D.若II-1的基因型為XABXaB,與II-2生一個女孩患病的概率為1/4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穩(wěn)派教育高三十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動物細胞分裂圖像,有關(guān)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乙、丙細胞均具有同源染色體
B.圖中甲細胞的分裂方式為有絲分裂,此時細胞中有8條染色體
C.染色體P和Q上的基因,在親子代傳遞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D.丁細胞代表次級精母細胞,如果P為X染色體,則正常情況下Q不可能是Y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貴州省高二上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guān)于下圖所示DNA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DNA聚合酶作用于①部位,DNA連接酶作用于③部位
B.該DNA的特異性表現(xiàn)在堿基種類和的比例上
C.若該DNA中A為p個,占全部堿基的(m>2n),則G的個數(shù)為-p
D.把該DNA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fù)制兩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大多數(shù)生物的翻譯起始密碼子為AUG或GUG。下圖所示為某mRNA部分序列,若下劃線“0”表示的是一個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下劃線“1”~“4”之一表示的為該mRNA的起始密碼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部分序列編碼10個氨基酸
B.該mRNA的起始密碼子為2
C.起始密碼子的位置決定了核糖體的移動方向
D.GAA也是一個決定谷氨酸的密碼子,這有利于提高合成肽鏈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寧夏銀川市高三上學(xué)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打孔器取同一蘿卜5cm長的直根條,分成4組,其中3組分別置于20g/L、60g/L、80g/L的KNO3溶液中,測量結(jié)果如下圖。預(yù)計在40g/L的 KNO3溶液中的測量結(jié)果最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等校高三上學(xué)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材料、用具和方法的改變,對實驗結(jié)果影響最大的是
A.做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時,用洋蔥內(nèi)表皮代替用人口腔上皮細胞
B.用丙酮代替無水酒精進行葉綠體色素的提取
C.誘導(dǎo)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用秋水仙素代替低溫處理萌發(fā)的種子
D.用洋蔥表皮代替洋蔥根尖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學(xué)期第四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種植物幼苗(大小、長勢相同)均分為甲、乙兩組后,在兩種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培養(yǎng)時鮮重的變化情況(其他條件相同且不變)。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3 h時,兩組幼苗均己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直接原因是蒸騰作用和根細胞失水
B.6 h后,甲組幼苗因根系開始吸收K+, N03-,吸水能力增強,使鮮重逐漸提高
C.12 h后,若繼續(xù)培養(yǎng),甲組幼苗的鮮重可能超過處理前,乙組幼苗將死亡。
D.實驗表明,該植物幼苗對水分和礦質(zhì)元素(K+, N03-)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山東臨沂某重點中學(xué)高二上學(xué)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提出遺傳規(guī)律;薩頓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提出假說“基因在染色體上”;摩爾根進行果蠅雜交實驗,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以上科學(xué)發(fā)現(xiàn)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
A.類比推理法、 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
B.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法
C.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
D.類比推理法、假說—演繹法、類比推理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xué)年山西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廣泛接種,顯著降低了麻疹的發(fā)病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麻疹列為優(yōu)先消滅目標(biāo),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疫苗是小分子物質(zhì),其表面的抗原可被免疫細胞識別
B.初次接種該疫苗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可產(chǎn)生效應(yīng)T細胞和抗體
C.再次接種該疫苗后,記憶細胞分化成漿細胞釋放淋巴因子
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體結(jié)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細胞吞噬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