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分裂間期,在細胞核中發(fā)生了DNA復制,轉錄和翻譯 |
B、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
D、分裂后期,染色體和染色體組數(shù)都加倍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軸突末梢能分泌出神經(jīng)遞質(zhì)依賴于膜的流動性,軸突末梢也可能含有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受體,該受體也是一種通道蛋白 |
B、膝跳反射需要一種最簡單的反射弧--二元反射弧,即涉及兩條神經(jīng) |
C、下丘腦的神經(jīng)細胞因為兼有內(nèi)分泌功能也可以包含在內(nèi)分泌系統(tǒng)中 |
D、靜息狀態(tài)時,若神經(jīng)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大,會導致靜息電位的絕對值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實驗條件 | 水分消耗(mL) | Ca2+ K+ Mg2+(%) |
光下 | 1090 | 135 27 179 |
暗中 | 435 | 105 35 113 |
A、①③⑤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所需的酶的種類都相同 |
B、所需的原料中堿基的種類都相同 |
C、兩種病毒在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A-U配對的現(xiàn)象 |
D、兩種病毒在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A-T配對的現(xiàn)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選擇噬菌體做該實驗是因為其結構中頭部只含DNA,尾部只含蛋白質(zhì) |
B、對噬菌體進行放射性標記,需進行兩次細胞培養(yǎng) |
C、子代T2噬菌體中小部分含35S,大部分含有32P |
D、使用32P標記后,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強弱與其保溫時間成正相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在圖1中,B、C分別屬于分解者、生產(chǎn)者 | ||
B、圖1中表示呼吸作用過程的是2、3、4、5,A、C、D為B提供物質(zhì)和能量 | ||
C、若圖1中的C產(chǎn)生60 mol氧氣,則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過相當于2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發(fā)生瘟疫,D的數(shù)量將不斷增加 | ||
D、在圖2的食物鏈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病為色盲癥,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 | ||
B、Ⅱ7和Ⅱ8生一兩病兼發(fā)的男孩的概率為
| ||
C、Ⅱ6的基因型為DdXEXe | ||
D、若Ⅲ11和Ⅲ12婚配,則生出病孩的概率高達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