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Ee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染色體上,且每種顯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a(chǎn)abbee重量是100g,基因型為AaBbee的南瓜重130克.今有基因型AaBbEe和AaBBEe的親代雜交,則有關其子代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基因型有16種 ②表現(xiàn)型有6種 ③果實最輕者約115克 ④最重者出現(xiàn)的幾率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許昌一中高三上第三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山區(qū)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內(nèi),經(jīng)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符合題意的是( )
A.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原因是物種②是陽生植物;
B.物種①和物種③之間競爭強度小于物種②物種③之間競爭強度
C.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喬木
D.物種①和物種②之間既有捕食關系又有競爭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臨滄市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敘述,的是
A.具有一定的伸縮性
B.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可以破壞其結構
C.具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D.只能讓小分子通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物圈內(nèi)所有的生物構成了生物的多樣性
B.引入外來物種一定會增加生物的多樣性
C.我國科學家諾獎獲主屠呦呦從青蒿中發(fā)現(xiàn)并提取了高效抗瘧成分青蒿素,體現(xiàn)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價值就是其生態(tài)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過程,不發(fā)生在內(nèi)環(huán)境中的生理生化反應是
①神經(jīng)遞質(zhì)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體和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經(jīng)遞質(zhì)和突觸后膜受體的作用
⑤乳酸與碳酸氫鈉作用生成乳酸鈉和碳酸
⑥蛋白質(zhì)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 ②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有絲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前期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
B.植物與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區(qū)別是紡錘體的來源不同
C.有絲分裂的意義是保持生物的親代和子代之間的遺傳性狀的連續(xù)性
D.在有絲分裂實驗中需要用鹽酸進行解離,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新鄉(xiāng)一中高一下學期17周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植物生長與溫度的關系,由圖可知( )
A.晝溫為25℃時,植物生長最快的夜間溫度是15℃
B.晝夜恒溫條件下,當溫度低于12.5℃時,植物將停止生長
C.晝夜恒溫為25℃時,該植物利用的CO2量與晝溫25℃、夜溫10℃時相等
D.晝溫25℃、夜間溫度為5℃時,一晝夜該植物沒有有機物積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新鄉(xiāng)一中高一下學期17周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線粒體合成的ATP可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
B.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zhì)
C.機體在運動時消耗ATP,睡眠時則不消耗ATP
D.植物根細胞吸收礦質(zhì)元素離子所需的ATP來源于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高一下第4周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b是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a構成的化合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在禽流感病原體、幽門螺桿菌體內(nèi)b均為4種
C.在所有生物體內(nèi),a均為2種
D.若a為脫氧核糖,則由b構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