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關于探索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
A.格里菲思實驗證明DNA可以改變生物體的遺傳性狀
B.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 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離心后細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細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體都帶有32P 標記

分析 1、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3、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①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溫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jīng)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現(xiàn)放射陡.
b.保溫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釋放子代,經(jīng)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②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攪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現(xiàn)少量的放射性.

解答 解:A、格里菲斯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S型細菌轉化為R型細菌,A錯誤;
B、艾弗里實驗證明從S 型肺炎雙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而不是S型細菌的DNA能使小鼠死亡,B錯誤;
C、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離心后細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C正確;
D、用32P 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并作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體的合成,根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特點可知,細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體只有少量帶有32P 標記,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肺炎雙球菌轉錄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等,需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探索DNA是遺傳物質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是在體外完成的
B.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T2噬菌體的DNA是用32P直接標記的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讓上清液析出重量較輕的T2噬菌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個體發(fā)育中細胞分化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及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不具有合成酶和ATP的能力
B.植物貯藏細胞沒有葉綠體,但有體積較大的液泡
C.神經(jīng)細胞形成若干突起,增大膜面積有利于興奮的傳遞
D.胰島素基因并不是胰島B細胞所特有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小麥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單子葉植物.下面是以小麥為實驗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中敘述正確的是( 。
A.將發(fā)芽種子的研磨液置于試管內,加入斐林試劑,試管內立即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這是因為發(fā)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麥芽糖
B.利用小麥葉肉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葉綠體的存在干擾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
C.利用小麥葉片進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時,葉片需要用酒精和鹽酸進行脫色處理,實驗結果是綠色主要分布在細胞質,紅色主要分布在細胞核
D.利用小麥根尖進行“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實驗時,改良的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染色體和染色體組的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可以利用顯微鏡觀察進行診斷
B.一般來說,每種生物的染色體數(shù)目都是穩(wěn)定的
C.鏡檢時,幼兒的染色體比成人的小
D.人類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24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漿細胞能夠特異性識別抗原
B.饑餓時,血液流經(jīng)肝臟后血糖濃度會升高
C.寒冷環(huán)境下機體通過各種途徑減少散熱,使散熱量低于炎熱環(huán)境
D.腎小管細胞和下丘腦神經(jīng)分泌細胞能夠選擇性表達抗利尿激素受體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研究小組以同一品種芹菜根尖和花粉母細胞為材料,開展芹菜染色體核型分析實驗.圖1、圖2是從兩種材料的30個顯微圖象中選出的兩個典型圖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將剪取的芹菜幼根置于2mmol/L的8-羥基喹啉溶液中處理,以提高根尖細胞中有絲分裂的中期細胞的比例,便于染色體觀察、計數(shù).
(2)實驗中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混合液分別處理根尖、花粉母細胞,目的是去除細胞壁(使細胞分離).再用低濃度的KCl處理一段時間,使細胞適度膨脹,便于細胞內的染色體更好地分散,但處理時間不能過長,以防細胞吸水漲破.
(3)圖1是花粉母細胞的染色體,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是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
(4)分析根尖細胞染色體核型時,需將圖象中的同源染色體進行人工配對;根據(jù)圖1、圖2能確定該品種細胞中未發(fā)生的變異類型有②④ (填下列序號).
①基因突變    ②單體   ③基因重組    ④三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寧德市高二上學期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能體現(xiàn)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相對性的是( )

A.細胞代謝產(chǎn)生廢物及時排除細胞

B.病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能侵入細胞

C.細胞能吸收其代謝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

D.細胞能分泌一些分泌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懷柔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的生命歷程中,不受基因決定的是( )

A.細胞分化 B.細胞癌變 C.細胞凋亡 D.細胞壞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