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生物科學史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溫特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確實產生某種物質促進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長
B、魯賓和卡門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發(fā)現(xiàn)植物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
C、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細胞學說的中心內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D、孟德爾用豌豆做實驗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定律但沒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考點: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和作用,細胞的發(fā)現(xiàn)、細胞學說的建立、內容和發(fā)展,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史,孟德爾遺傳實驗
專題:
分析:分析題干,A選項中溫特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確實產生某種物質促進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長;B選項中魯賓和卡門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發(fā)現(xiàn)植物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C選項中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細胞學說的中心內容是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D選項中孟德爾用豌豆做實驗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定律,但沒有提出基因的概念.
解答: 解:A、用胚芽鞘尖端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胚芽鞘向對側彎曲生長;將未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側,胚芽鞘則既不生長,也不彎曲,說明胚芽鞘尖端確實產生某種物質促進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長,故A正確;
B、魯賓和卡門設立的一組對照實驗,第一組實驗中向綠色植物提供H2O和C18O2,形成的O2沒有放射性,第二組實驗中向同種植物提供H218O和CO2,形成18O2都含有放射性,最終說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源于水,故B正確;
C、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細胞學說的中心內容是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不包括微生物,故C錯誤;
D、孟德爾用豌豆做實驗材料,進行雜交實驗發(fā)現(xiàn)了兩大遺傳定律,即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而約翰遜提出基因,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比較綜合,考查必修教材中四個實驗的相關內容,提升了學生獲取信息、審題能力以及實驗知識,注重學生的重點知識的過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指出圖所示的細胞分裂時期及該生物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  )
A、減數(shù)分裂中期Ⅰ,n=4
B、減數(shù)分數(shù)中期Ⅱ,n=4
C、減數(shù)分裂中期Ⅱ,n=8
D、減數(shù)分裂中期Ⅰ,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成熟植物細胞經某種處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蔗糖溶液中不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實驗操作正確,則先前的“某種處理”所用試劑為( �。�
A、纖維素酶
B、0.5g/mL蔗糖溶液
C、清水
D、10%HC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生物體內一類生化反應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具有專一性
B、a成分主要是蛋白質或RNA
C、a的性質在反應前后不發(fā)生改變
D、溫度過高比溫度過低對a的影響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通過顯微技術破壞玉米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的高爾基體.培養(yǎng)幾天后,再觀察該根尖細胞,最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是( �。�
A、細胞停止分裂
B、不能形成紡錘體
C、正常分裂
D、產生多核細胞或多倍體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二倍體生物的單倍體細胞中(  )
A、含兩個染色體組
B、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
C、不會含有等位基因
D、基因型有可能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3次.下列有關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1
4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3
4
C、復制過程中需腺嘌呤脫氧核苷酸280個
D、復制結果共產生8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細胞中,由堿基A、T、C參與構成的核苷酸種類有( �。�
A、4種B、5種C、6種D、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請據(jù)圖回答:

(1)科學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包括圖中
 
所示的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A過程發(fā)生在
 
的間期,B過程需要的原料是
 
,圖中需要解旋酶的過程有
 

(2)基因突變一般發(fā)生在
 
過程中,它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
 

(3)D過程表示tRNA運輸氨基酸參與翻譯,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碼子分別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碼子是AUG,則該tRNA所攜帶的氨基酸是
 

(4)圖中a、b為mRNA的兩端,核糖體在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
 
.圖中的不同核糖體最終形成的肽鏈
 
(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