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在豌豆雜交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驗證假說所采用的實驗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測交

B.測交和自交、雜交

C.雜交和自交、測交

D.雜交和測交、自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1為某種常用質粒的序列圖,Lac Z基因編碼的酶能使無色的X-gal變?yōu)樗{色,Ampr為氨卡青霉素抗性基因。圖2為目的基因的序列及其相關限制酶的識別序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篩選成功導入目的的基因的重組質粒,培養(yǎng)基中應加入的物質有_____和_______,構建重組質粒時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

(2)采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所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

(3)實驗小組用BamH Ⅰ和Bal Ⅱ兩種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構建重組質粒后導入大腸桿菌中。在篩選重組質 粒的培養(yǎng)基上,若大腸桿菌菌落顯藍色,說明導入________;若大腸桿菌落顯白色,說明導入了________。沒有導入任何外源DNA的大腸桿菌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該培養(yǎng)基上生存。

(4)將若干個質粒和目的基因用BamH Ⅰ和Bal Ⅱ兩種限制酶切割后,用DNA連接酶相連,然后再用BamH Ⅰ和EcoR Ⅰ切割成功連接后的產物,獲得了長度為0.7kb、2.8kb、1kb和2.5kb 四種長度的DNA片段,則目的基因的長度為____kb。 (已知目的基因的長度大于1kb,1kb=1000 個堿基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含3H標記的某種氨基酸注射到細胞中,則3H出現(xiàn)的部位如圖所示(①→②→③→④→⑤)。 下列針對該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 與①→④過程依次出現(xiàn)放射性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B. 若④中的物質具有信息傳遞作用,該物質可能是胰蛋白酶

C. ③→④→⑤體現(xiàn)了生物膜的流動性和生物膜間的相互轉化

D. ④→⑤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以及細胞代謝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稻——鴨——萍共作是新興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紅萍(滿江紅)適生于蔭蔽環(huán)境,可作為鴨子的飼料,鴨子能吃有害昆蟲并供肥,促進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

B.鴨子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紅萍、鴨子和有害昆蟲組成

D.水稻和紅萍分層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生物的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獨立遺傳。若它的一個精原細胞經(jīng)減數(shù)分裂后產生的四個精子中,有一個精子的基因型為aB,那么另外3個分別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體細胞含2N數(shù)目染色體的生物,下列關于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A.前期染色體數(shù)目2N,DNA分子數(shù)4N

B.后期染色單體數(shù)4N,末期染色單體數(shù)為0

C.中期染色單體數(shù)4N,DNA分子數(shù)2N

D.間期DNA分子數(shù)從2N上升至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原名校)高三下學期質量考評八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提供的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 在許多自然景區(qū),將原有植被清除,然后從農田運來土壤種植草坪。綠化草坪不但需要大量灌溉來保證其生長,還需要不斷的進行施肥、除草、藥物防治病蟲害等工作,會對當?shù)卦猩鷳B(tài)環(huán)境造成巨大的破壞。

材料二 “稻魚共生系統(tǒng)”中,鯉魚通過沖撞稻秧導致稻飛虱等害蟲落入水中的食之,同時使清晨水稻葉片上的露水滴落,減輕稻瘟病原孢子的產生和菌絲體生長;鯉魚的游動,又使水渾濁,抑制水中雜草的生長;稻葉在給鯉魚提供食物的同時,還為鯉魚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材料三 飛機草是我國熱帶地區(qū)危害嚴重的外來入侵生物,研究者在研究其入侵的原因時,提出假設:由于入侵種群在遷入新環(huán)境后發(fā)生適應性變化,把原來用于防御原產地天敵的能量投入到生長和繁殖中。

(1)材料一中群落的演替與自然演替不同。演替是群落長期變化累積的體現(xiàn),主要標志是______________,如果對人工草坪不再進行種植管理,讓其自然恢復,這種演替的類型是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與水稻單種系統(tǒng)相比,稻魚共生系統(tǒng)取得了明顯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試列舉出生態(tài)效益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驗證該材料三中研究者所提出的假設,研究者將飛機草入侵種群和對照種群種植在與入侵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相同的環(huán)境中,除草、治蟲、測定株高、分枝數(shù)和生物量。

①實驗中,對照種群應從______________獲取。

②若測定結果為飛機草入侵種群______________,則該結果支持上述假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高三第二次診斷性測驗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番木瓜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醫(yī)用價值,但極易感染番木瓜環(huán)斑病毒(PRV)。科研人員通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大量培育抗病毒番木瓜并獲得其中的有效成分,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PRV是一種RNA病毒,科研人員提取該病毒的核酸,經(jīng)反轉錄得到PRV CP基因(目的基因),利用目的基因構建______________,其中的終止子能使______________過程在所需要的地方停下來。將目的基因導入番木瓜細胞時,常用______________法,該方法需將目的基因插入到___________的T-DNA上,目的基因在番木瓜細胞中表達后,使受體細胞能有效抵抗PRV的侵染。

(2)要獲得抗PRV番木瓜植株,需在___________的人工控制條件下,將受體細胞培養(yǎng)在人工配置的培養(yǎng)基上,給予適宜條件,誘導其產生______________、叢芽,最終形成完整的植株。

(3)為了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需從轉基因番木瓜中提取蛋白質,用相應的抗體進行檢測,該方法稱為

_____________法。

(4)上述生物技術包括轉基因技術和植物細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選考科目押寶卷三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骨骼肌細胞分別處于平靜狀態(tài)和劇烈運動狀態(tài)下進行細胞呼吸,葡萄糖分解過程中產生的C02摩爾數(shù)與消耗的02摩爾數(shù)的比值分別是

A. 等于1、小于1 B. 等于1、大于1 C. 小于1、小于1 D. 等于1、等于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