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下列關于真核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分子結構、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的三種分裂方式都要進行DNA復制
B.不分裂的細胞中不會發(fā)生DNA復制過程
C.只有DNA分子復制時,雙螺旋結構才會打開
D.無論是有絲分裂還是減數分裂,在分裂期染色體中的DNA分子結構不會改變

分析 1、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2、減數分裂過程:
(1)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染色體的復制.
(2)減數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②中期:同源染色體成對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④末期:細胞質分裂.
(3)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②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③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3、無絲分裂過程中沒有染色體和紡錘體出現,但有DNA的復制.

解答 解:A、細胞的三種分裂方式都要進行DNA復制,A正確;
B、不分裂的細胞中也會發(fā)生DNA復制過程,如線粒體和葉綠體中DNA的復制,B錯誤;
C、DNA復制和轉錄時,雙螺旋結構都會打開,C錯誤;
D、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會導致染色體中的DNA分子結構發(fā)生改變,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變化規(guī)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為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字母后填對應的名稱):

(1)填寫字母所代表的物質:A色素、B氧氣、EADP、F三碳化合物、G五碳化合物、J糖類等有機物
(2)圖中H是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I是暗反應階段.
(3)Ⅰ階段為Ⅱ階段提供了C[H]和D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Y表示種群密度,則a~d四種野生生物的所處的營養(yǎng)級最低的一定是d種群
B.若Y表示物種豐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階段,則自然演替的順序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則生態(tài)系統(tǒng)a~d四個種群間一定有食物鏈d→c→b→a
D.若Y表示物種多樣性,a~d表示四個不同類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抵抗力穩(wěn)定性最強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回答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的問題:
(1)人類遺傳病通常是由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引起的,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
(2)21三體綜合征是一種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條21號染色體,這種病形成的原因是減數分裂時21號染色體不能正常分離.
(3)蠶豆病是一種伴X染色體遺傳病,患者紅細胞中缺乏G6PD,使紅細胞的抗氧化能力下降.研究表明,基因GA、GB、g互為等位基因,基因GA、GB控制著合成G6PD,基因g不能控制合成G6PD,對圖甲所示家族部分個體進行基因檢測的結果如圖乙所示:

①蠶豆病患者平時不發(fā)病,由于食用新鮮蠶豆等才發(fā)。f明患者發(fā)病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②Ⅱ-7個體的基因型為XGBXg,其發(fā)病是因為GB基因未正常表達.若Ⅱ-7與Ⅱ-8婚配,所生子女中患蠶豆病的概率為$\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分子
B.線粒體內膜向內折疊成嵴,使CO2的釋放過程快速有序
C.漿細胞表面形成的突起,增大了漿細胞對抗原的識別面積
D.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膜脂的流動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卞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有關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外界環(huán)境變化不大時,機體一定能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B.外環(huán)境的變化一定會破壞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
C.內環(huán)境中Na+不足,不利于動作電位的產生
D.正常情況下內環(huán)境的各項理化性質和組成成分是恒定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種群增長曲線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種群“J”型增長模型(N1=N•λ-1中),λ表示該種群的增長速率
B.在自然條件下,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即K值)總是固定的
C.在魚類養(yǎng)殖中,在接近K值時捕撈有利于持續(xù)獲得最高產量
D.在“S”型曲線中,種群增長速率相同時,種群增長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遺傳信息、密碼子、反密碼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一種密碼子都與一個反密碼子相互對應
B.mRNA上任意三個堿基構成密碼子
C.DNA上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D.密碼子和氨基酸不一定存在一一對應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是與免疫失調有關的三個事例.事例1:某男孩出生時胸腺發(fā)育不全,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事例2:流感病毒侵入人體時,有時可作用于紅細胞,導致體內產生抗紅細胞抗體,這種抗體可引起正常紅細胞裂解,而出現溶血性平血;事例3:某人飲用牛奶后上吐下瀉.以上三個事例依次屬于(  )
①免疫缺陷     ②自身免疫病     ③過敏反應.
A.②③①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