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 毒素含量(ug•L-1) | 銨鹽吸收率 | 有機物去除率 |
硅藻 | 0.1 | 52% | 0 |
藍藻 | 0.554 | 78% | 0 |
紅假單胞光合細菌 | 0 | 87% | 92% |
分析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紅假單胞光合菌既能吸收銨鹽進行光合作用,又能去除有機物,屬于生產者和分解者;鯽魚和線蟲的關系是捕食與競爭,若去掉線蟲,鯽魚的總能量變化趨勢是增加,其原因是食物鏈縮短,能量浪費的少.據(jù)表分析,治理水華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紅假單胞光合菌,理由是不產毒素且對銨鹽和有機物的去除率高.
解答 解:(1)藍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能利用光能將無機物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因此藍藻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的生產者.吸收銨鹽的能量是來自呼吸作用,而原核生物細胞呼級的場所在細胞質基質.據(jù)表分析,治理水華效果最好的生物是紅假單胞光合菌,理由是不產生毒素且對銨鹽的吸收和有機物的去除率很高.
(2)該濕地公園主要河道沿途有許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則輸入該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污水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3)鯽魚和線蟲的關系是捕食與競爭,若去掉線蟲,鯽魚獲得的總能量增加,其原因是食物鏈縮短,能量浪費的少.
(4)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決不能因為該濕地公園具有污水處理能力而向公園中大肆排放污水,否則必將破壞該濕地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
故答案為:
(1)生產者 細胞質基質 紅假單胞光合菌
(2)(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污水中的)化學能
(3)增加 食物鏈縮短,能量浪費少
(4)(濕地公園)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度的
點評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群落中幾種常見的種間關系,掌握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過程及特點,能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和曲線圖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轉基因技術 | B. | DNA分子雜交 | C. | 植物體細胞雜交 | D. | 雜交育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④ | B. | ②④⑤ | C. | ①③⑤ | D. | 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收縮壓是動脈血壓,舒張壓是靜脈血壓 | |
B. | 收縮壓大于舒張壓 | |
C. | 圖中脈壓約為40mmHg | |
D. | 毛細血管有分壓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衰老細胞內的水分增加導致代謝速率減慢 | |
B. | 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有利于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 |
C. | 凋亡基因發(fā)生突變,引發(fā)細胞編程性死亡 | |
D. | 細胞分化不利于提高細胞生理功能的效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調查方法為樣方法 | |
B. | 甲乙兩處的物種均勻度不同 | |
C. | 該調查研究了甲乙兩處的遺傳多樣性 | |
D. | 甲乙兩處的生境可能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內的轉錄過程需要RNA聚合酶、核糖核酸、ATP、模板 | |
B. | 阻遏蛋白調控的是基因的轉錄過程 | |
C. | miRNA調控的是基因的翻譯過程 | |
D. | miRNA與特定的信使RNA結合是利用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神經(jīng)沖動引起乙酰膽堿釋放,實現(xiàn)了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 |
B. | 突觸前神經(jīng)元可合成乙酰膽堿 | |
C. | 乙酰膽堿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需要消耗ATP | |
D. | 如D酶失活,突觸后神經(jīng)元會表現(xiàn)為持續(xù)興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上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種有機物加入某種酶后在0~80℃的環(huán)境中,有機物分解所得產物的總量與溫度的關系圖.依圖判斷,在0~80℃環(huán)境中,酶的活性變化曲線(pH適宜)合理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