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教材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淺的區(qū)域
B.脂肪檢測和觀察中,可制作花生子葉臨時切片,也可向花生組織樣液中滴加蘇丹Ⅲ染液
C.健那綠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細胞質(zhì)接近無色
D.細胞大小與物質(zhì)運輸關系的模擬實驗中,NaOH在每一瓊脂塊內(nèi)擴散的速率不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臨沂市高三11月教學質(zhì)量檢測考試 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赫爾希和蔡斯用32P標記T2噬菌體浸染細菌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噬菌體增殖過程中所需原料和能量均來自宿主菌
B.T2噬菌體是一種專門寄生在肺炎雙球菌體內(nèi)的DNA病毒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和肺炎雙球菌的體內(nèi)轉化實驗均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D.實驗過程中保溫時間過長、攪拌不充分均會使上清液放射性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放大倍數(shù)乘以物鏡放大倍數(shù)
B.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指的是長度或寬度被放大的倍數(shù),而不是面積或體積
C.顯微鏡下所成的像與實物相比是倒置的像
D.顯微鏡的視野中,如果物像偏向右下方則應該向左上方移動至視野中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ATP分子由一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組成
B.藍藻細胞產(chǎn)生ATP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C.一個ATP分子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D.ATP是光合作用光反應產(chǎn)物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省澧縣、桃源、益陽三校高三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變化示意圖中,哪個不可能發(fā)生在有絲分裂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組成成分之間的能量流動、物質(zhì)循環(huán)及信息傳遞過程,則甲、乙、丙三圖可依次表示( )
A.能量流動、碳的循環(huán)、信息傳遞
B.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碳的循環(huán)
C.碳的循環(huán)、能量流動、信息傳遞
D.信息傳遞、能量流動、碳的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西安市高二上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膝跳反射中,興奮在神經(jīng)元間的傳遞途徑是( )
A.樹突→突觸→細胞體→軸突 B.軸突→細胞體→樹突→突觸
C.樹突→細胞體→軸突→突觸 D.樹突→突觸→軸突→細胞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為材料,制作其某器官切片觀察并繪制了以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問題:
(1)上圖中丁細胞所處的細胞分裂期是 。
(2)如對卵巢切片進行顯微觀察, (有可能/不可能)同時看到甲、乙、丙、丁4種細胞。
(3)該研究者進行了一系列“誘導早期卵母細胞成熟的物質(zhì)”實驗,結果如下:
A、較實驗①和②可得出 含有可以誘導卵母細胞成熟的促成熟因子。
B、比較實驗②和③ (能/不能)得出孕酮是成熟卵母細胞的細胞質(zhì)中的促成熟因子。
C、比較實驗③和④可得出孕酮誘導合成的促成熟因子的化學成分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株生長正常的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的玻璃容器內(nèi),在適宜條件下光照培養(yǎng),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玻璃容器內(nèi)CO2濃度可出現(xiàn)的變化趨勢是( )
A.一直降低,直至為零
B.一直保持穩(wěn)定,不變化
C.降低至一定水平時保持相對穩(wěn)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時保持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