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甲為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過程,圖乙表示細胞內合成某酶的一個階段,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中基因1和基因2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在同一細胞中,M1和M2不會(填“會”或“不會”)出現(xiàn)在同一細胞中.
(2)圖乙①、②、③中含有五碳糖的有核糖.決定絲氨酸(Ser)的密碼子對應的DNA模板鏈上的三個堿基是AGG,若Gly是該多肽的最后一個氨基酸,則該多肽的終止密碼是UAC.
(3)圖甲中過程b和圖乙所示的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翻譯,最終形成的蛋白質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4)甲圖中基因1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控制人的性狀的.若基因2不能表達,則人會患白化病,為什么?

分析 1、分析圖解:圖甲表示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其中a表示轉錄,b表示翻譯;圖乙表示翻譯過程中,圖中①表示核糖體,②表示轉運RNA,③表示mRNA.
2、基因通過中心法則控制性狀,包括兩種方式:
(1)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間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如圖中的黑色素的生成;
(2)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如圖中血紅蛋白的合成.
3、細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過程中遺傳物質不變.

解答 解:(1)由于同一個體的體細胞均是由受精卵有絲分裂而來,有絲分裂過程中遺傳物質不變,因此圖甲中基因1和基因2可以在同一細胞中,但是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M1和M2不會出現(xiàn)在同一細胞中.
(2)圖乙中①表示核糖體,②表示轉運RNA,③表示mRNA,RNA中的五碳糖為核糖.圖中看出,決定絲氨酸(Ser)的密碼子為UCC,因此對應的DNA模板鏈上的三個堿基是AGG,若Gly是該多肽的最后一個氨基酸,由于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因此該多肽的終止密碼是UAC.
(3)圖甲中過程b和圖乙所示的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翻譯,最終形成的蛋白質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4)甲圖中基因1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控制人的性狀的.若基因2不能表達,就不能合成酪氨酸酶,就不能合成黑色素,則人會患白化。
故答案為:
(1)可以     不會
(2)核糖    AGG    UAC
(3)翻譯    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4)蛋白質的合成     該基因不能表達就不能合成酪氨酸酶,就不能合成黑色素

點評 本題以轉錄、翻譯的示意圖為載體,考查了基因與性狀的關系、基因表達和細胞分化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準確分析圖解,判斷圖中各標號表示的生理過程;掌握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兩種方式,屬于考綱中識記、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生命科學史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在研究豌豆雜交實驗時,運用了假說--演繹法
B.薩頓根據(jù)基因和染色體的行為存在平行關系,類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C.細胞學說主要闡明了細胞的多樣性和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D.促胰液素是人們發(fā)現(xiàn)的第一種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為進一步確定來源不同的A、B、C、D、E五種物質(或結構)的具體類型,進行了下列實驗,現(xiàn)象與結果如下:①各種物質(或結構)的性質、染色反應的結果,見表:
ABCDE
來源豬血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
水溶性--+-+
灰分+-+--



甲基綠溶液--+--
斐林試劑-----
蘇丹Ⅲ溶液-+---
雙縮脲試劑+-+-+
碘液-----
注:+:有(溶解);-:無(溶解)
灰分指物質比充分燃燒后剩下的部分.
②A為紅色,檢測A的灰分后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Fe元素.③將適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試管中,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
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推斷出:
A、最可能是血紅蛋白;
B、是脂肪,被蘇丹Ⅲ溶液染色后呈橘黃色色;
C、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構成,可見C是染色質(體);
D、最可能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則E是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組成淀粉酶、DNA的基本單位分別是( 。
A.葡萄糖和核糖核苷酸B.葡萄糖和脫氧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D.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某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如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膜是以磷脂雙分子層作為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排布在其表層或嵌入其中;外表面有多糖分子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構成細胞膜的分子大多不是靜止的,因此細胞膜還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對于一般動物細胞而言,圖中未畫出的細胞器是:溶酶體;與植物細胞相比,該細胞不具備,且由單層膜構成的細胞器是:液泡.(均填名稱)
(3)假設該細胞是唾液腺細胞,則參與唾液淀粉酶的合成與分泌過程的細胞器,按先后順序依次是:附著型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能為合成過程提供能量的細胞器是:線粒體,它能被健那綠染成藍綠色.(均填名稱)
(4)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其典型結構包括核被膜,核基質,染色質和核仁四部分;其中染色質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核被膜并非完全連接在一起,其上存在許許多多的=10 ⑩核孔,其作用是: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均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華中師大一附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是一個家系中,甲、乙兩種疾病的遺傳系譜圖。已知這兩種疾病分別受一對基因控制,并且控制這兩種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對染色體上(注意:甲病相關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關基因用B、b表示)。根據(jù)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甲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遺傳,乙病的遺傳方式為______________遺傳。

(2)Ⅱ2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Ⅱ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

(3)Ⅱ3與Ⅱ4結婚,生出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

(4)Ⅱ3與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華中師大一附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蠅的基因A、a控制體色,B、b控制翅型,兩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且基因A具有純合致死效應。已知黑身殘翅果蠅與灰身長翅果蠅交配,F(xiàn)1為黑身長翅和灰身長翅,比例為1∶1。當F1的黑身長翅果蠅彼此交配時,其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黑身長翅∶黑身殘翅∶灰身長翅∶灰身殘翅=6∶2∶3∶1。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果蠅這兩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分別為黑身和長翅

B.F1的黑身長翅果蠅彼此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致死個體占的比例為1/4

C.F1的黑身長翅果蠅彼此交配產(chǎn)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種

D.F2中的黑身殘翅果蠅個體測交后代表現(xiàn)型比例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華中師大一附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某噬菌體的外殼用35S標記,DNA用32P標記。細菌用15N標記,用該噬菌體侵染細菌。在噬菌體大量繁殖后,則某個子代噬菌體

A.不含35S,不含32P,含15N B.含35S,含32P,可能含15N

C.不含35S,可能含32P,含15N D.不含35S,含32P,含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的脂質代謝也受激素調節(jié).促進糖轉變成甘油三酯,抑制甘油三酯轉變成糖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 B.甲狀腺素

C.腎上腺素 D.胰島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