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科學家通過利用PCR定點突變技術改造Rubisco酶基因,提高了光合作用過程中Rubiaco酶對C02的親和力,從而顯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請回答下列問題:

(1)PCR過程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據這一序對合成________;擴增過程需要加入_______酶。

(2)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A片段,其作用是_______。目的基因能在不同生物體內正常表達原來的蛋白質質,說明整個生物界_________。PCR定點突變技術屬于__________的范疇。

(3)可利用定點突變的DNA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______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植物細胞,還需用到植物細胞工程中的_______技術,才能最終獲得轉基因植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樣方法是調查植物或者活動范圍小的動物物種多樣性常用的方法,取樣原則是隨機取樣,結果處理上需取其平均值

B. 樣方面積確定時對密度大的植物取樣面積要小,密度小的植物樣方面積要大.統(tǒng)計時對于樣方邊界上的生物個體統(tǒng)計的原則是算左不算右、算上不算下

C. 標記重捕法中,標記物的脫落或者被抓過的動物以后不容易再次被捕獲都可能使統(tǒng)計結果偏大

D. 辛普森指數是衡量物種多樣性程度的重要依據,指數越大物種多樣性程度越低,其數字的大小取決于物種的種類數,與每種物種的個體數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安慶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是人體某局部組織的模式圖,箭頭表示物質交換方向和液體流動方向,A、B、C表示結構,a、b、c、d表示液體。請據圖分析回答:

(1)a~d中不屬于內環(huán)境組分的是________;試以圖解表示圖中a~d四種液體的物質交換關系____________(以a~d字母及箭頭表示)。 

(2)圖中B的細胞生活環(huán)境是______________(填a~d字母)。

(3)當人體處于饑餓狀態(tài)時,若結構C表示胰島組織,則結構A內的液體流經結構C后,胰高血糖素含量流出端比流入端_________;若結構C表示肝臟,則結構A內的液體流經結構C后,葡萄糖含量流出端比流入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安慶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真核細胞內某基因由1000個脫氧核苷酸祖成,其中堿基占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體上

B. 該基因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中為(C+G)/(A+T)=3/2

C. DNA解旋酶能催化該基因水解為多個脫氧核苷酸

D. 該基因復制3次,需游離的鳥嘌呤脫氧核苷酸2800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安徽省安慶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一動物種群中僅有Aabb和AAbb兩種類型的個體(aa的個體在胚胎致死),兩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Aabb:AAbb=1:1,且該種群中雌、雄個體比例為1:1,且雌雄個體數量相同,則該種群自由交配產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所占比例是

A. 5/8 B. 3/5 C. 1/4 D. 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省黃岡市高三年級3月份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列甲圖表示將綠色的小麥植株放在溫度適宜的密閉容器內,該容器內氧氣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曲線所示;乙圖表示在一定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于CO2濃度之間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甲圖,回答下列問題:

B點時,小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有_____,從5min到10min時,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化是______(“變大”、“變小”、“不變”),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B點時植株葉綠體產生氧氣的速率均為_____mol/min(假設全部細胞的呼吸速率保持不變)。

(2)觀察乙圖,回答下列問題:

CO2濃度小于300mg/L時,O2釋放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若適當提高光照強度則b點將向______(“左”“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石家莊市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蘇云金芽孢桿菌產生的Bt毒蛋白在害蟲的消化道內能被降解成有毒的多肽,最終

造成害蟲死亡,因此Bt基因廣泛用于培育轉基因抗蟲植物。

(1)培育轉基因抗蟲棉所需的目的基因來自 ___的基因組,再通過PCR技術擴增。PCR反應中溫度呈現周期性變化,其中加熱到90~95℃的目的是______, 然后冷卻到55—60℃使引物與互補DNA鏈結合,繼續(xù)加熱到70~75℃,目的是_________。

(2)限制酶主要是從____中獲得,其特點是能夠識別DNA分子某種____,并在特定位點切割DNA。

(3)科研人員培育某品種轉基因抗蟲棉的過程中,發(fā)現植株并未表現抗蟲性狀?赡艿脑蚴莀_______。

(4)在基因表達載體中,目的基因的首端和尾端必須含有____這樣目的基因才能準確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吉林省延邊州高三下學期復習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小組探究某種酶促反應速率與影響酶促反應的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可以表示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關系的曲線是________?梢员硎久复俜磻俾逝c溫度之間關系的曲線是________。

(2)一般短期保存該酶,適宜的條件對應于圖中的____________點。

(3)酶比無機催化劑催化效率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二下學期學業(yè)測試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一臺光學顯微鏡前后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觀察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視野最暗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