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圖2表示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相關實驗,據(jù)圖分析某同學總結的六個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甲處的噬菌體一定含有放射性。
②乙處的噬菌體一定不含放射性。
③圖1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蛋白質是不是遺傳物質。
④圖2增設一組35S標記的噬菌體作對照,就能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蛋白質是
不是遺傳物質。
⑤如果培養(yǎng)2代以上,甲處DNA分子兩條鏈都有放射性的噬菌體個數(shù)一定增多。
⑥如果培養(yǎng)2代以上,乙處噬菌體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
A.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三明一中高二文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雙縮脈試劑、②斐林試劑、③蘇丹Ⅲ染液、④碘液
則該同學應選用的實驗試劑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一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蓋上蓋玻片 ②切子葉 ③蘇丹Ⅲ染液染色 ④滴蒸餾水 ⑤用酒精洗去浮色
A. ④②①③⑤ B. ②④①③⑤
C. ④②③①⑤ D. ②③⑤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人體內某些生理過程示意圖解,A、B代表物質,數(shù)字代表生理過程。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的組織液、血液再加上淋巴就組成人體內環(huán)境
B.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島素可以促進圖中4過程
C.糖尿病患者由于原尿中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復吸收,從而導致尿液量增加
D.過程1、3、4都發(fā)生在細胞外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所產(chǎn)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會表現(xiàn)為新性狀
B.Aa自交時,由于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基因重組導致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
C.二倍體植株作父本,四倍體植株作母本,在四倍體植株上可得到三倍體無子果實
D.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能發(fā)生的變異類型有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1為人體細胞正常分裂時有關物質和結構數(shù)量變化的相關曲線,圖2為某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的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圖1曲線可表示有絲分裂部分時期染色單體數(shù)目的變化
B.若圖1曲線表示減數(shù)分裂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數(shù)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l
C.若圖1曲線表示有絲分裂中染色體組數(shù)目變化的部分曲線,則n=l
D.圖2所示變異屬于基因重組,相應變化發(fā)生在圖1中的b點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孟德爾豌豆的七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正確運用統(tǒng)計方法,發(fā)現(xiàn)在每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F(xiàn)2的分離比具有相同的規(guī)律
B.解釋實驗現(xiàn)象時,提出的“假說”之一: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
C.根據(jù)假說,進行“演繹”:若F1產(chǎn)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實驗后代應出現(xiàn)兩種表現(xiàn)型,且比例為1:1
D.假說能解釋F2自交產(chǎn)生3:1分離比的原因,所以假說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上學期期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體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淀粉和纖維素都是植物體內的儲能物質
B. 細胞中DNA的差異決定了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差異
C. 蛋白質含量多的細胞,其功能較為復雜
D. 神經(jīng)元上興奮的產(chǎn)生和傳導過程與某些無機鹽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盤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生物體內ATP合成與分解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的是
A.能量1可以來自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的過程
B.能量1可以來自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能量2可以用于葉綠體中H20的光解
D.能量2可以用于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