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世紀30年代,科學家發(fā)現單側光能引起某些植物體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勻;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fā)現單側光能引起某些植物體內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F有一種植物幼苗,為了探究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將其直立生長的胚芽尖端切下,放到瓊脂塊上并用單側光照射,如圖所示。下列結果及判斷正確的是(  )

①當a、b兩側生長素含量基本相等時,能夠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

②當a、b兩側生長素含量基本相等時,不能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

③當a側生長素含量比b側高時,能夠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

④當a側生長素含量比b側高時,不能確定該幼苗向光生長的原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D

 

題干信息中給出了單側光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的兩種原因,由圖可知,若檢測到a、b兩側生長素含量基本相等,可以判斷單側光能引起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導致植物向光生長;若檢測到a側生長素含量比b側高,引起植物向光生長的原因可能是生長素分布不均勻,也可能與植物體內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有關,因此不能確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3分)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羅斯經過多年研究,找到了人體細胞控制和調節(jié)某種人體蛋白質數量多少的方法。三人榮膺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最初的一些研究發(fā)現,蛋白質的降解不需要能量。不過,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卻發(fā)現,同樣的蛋白質在細胞外降解不需要能量,而在細胞內降解卻需要能量。這成為困惑科學家很長時間的一個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們終于揭開了這一謎底。

這三位科學家發(fā)現,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多肽由76個氨基酸組成,它就像標簽一樣,被貼上標簽的蛋白質就會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它根據這種標簽決定接受并降解這種蛋白質。這一過程需要消耗能量。

(1).人體細胞能夠給無用蛋白質“貼上標簽”,然后進行“廢物處理”, 使它們自行破裂、自動消亡。在這一過程中不涉及          (      )

A.蛋白質的特異性識別    B.蛋白質的水解

C.能量的利用            D.細胞的裂解

(2).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細胞學研究,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他的同事們發(fā)明了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學法。如果對細胞膜進行化學免疫標記,下列哪項不可能被標記          (     )

A.糖被      B.離子通道      C.載體      D.磷脂雙分子層

(3).細胞內蛋白質降解后的最終產物,在人體內的變化情況有哪些?

                                                                              

(4).請舉例說出人體不需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并指出其發(fā)生的場所及所需的降解酶。

                                                                            

(5).通常新合成的蛋白質約30%被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其可能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羅斯經過多年研究,找到了人體細胞控制和調節(jié)某種人體蛋白質數量多少的方法。三人榮膺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最初的一些研究發(fā)現,蛋白質的降解不需要能量。不過,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卻發(fā)現,同樣的蛋白質在細胞外降解不需要能量,而在細胞內降解卻需要能量。這成為困惑科學家很長時間的一個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們終于揭開了這一謎底。
這三位科學家發(fā)現,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多肽由76個氨基酸組成,它就像標簽一樣,被貼上標簽的蛋白質就會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它根據這種標簽決定接受并降解這種蛋白質。這一過程需要消耗能量。

(1)人體細胞能夠給無用蛋白質“貼上標簽”,然后進行“廢物處理”,使它們自行破裂、自動消亡。在這一過程中不涉及(  )
      A.蛋白質的特異性識別    B.蛋白質的水解    C.能量的利用    D.細胞的裂解

(2)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細胞學研究,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他的同事們發(fā)明了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學法。如果對細胞膜進行化學免疫標記,下列哪項不可能被標記(   )
      A.糖被     B.離子通道   C.載體     D.磷脂雙分子層

(3)細胞內蛋白質降解后的最終產物,在人體內的變化情況有哪些?

(4)請舉例說出人體不需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并指出其發(fā)生的場所及所需的降解酶。

(5)通常新合成的蛋白質約30%被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羅斯經過多年研究,找到了人體細胞控制和調節(jié)某種人體蛋白質數量多少的方法。三人榮膺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

最初的一些研究發(fā)現,蛋白質的降解不需要能量。不過,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卻發(fā)現,同樣的蛋白質在細胞外降解不需要能量,而在細胞內降解卻需要能量。這成為困惑科學家很長時間的一個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們終于揭開了這一謎底。

這三位科學家發(fā)現,一種被稱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種多肽由76個氨基酸組成,它就像標簽一樣,被貼上標簽的蛋白質就會被運送到細胞內的“垃圾處理廠”,它根據這種標簽決定接受并降解這種蛋白質。這一過程需要消耗能量。

(1).人體細胞能夠給無用蛋白質“貼上標簽”,然后進行“廢物處理”, 使它們自行破裂、自動消亡。在這一過程中不涉及          (      )

A.蛋白質的特異性識別    B.蛋白質的水解

C.能量的利用            D.細胞的裂解

(2).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細胞學研究,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他的同事們發(fā)明了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學法。如果對細胞膜進行化學免疫標記,下列哪項不可能被標記         

A.糖被      B.離子通道      C.載體      D.磷脂雙分子層

(3).細胞內蛋白質降解后的最終產物,在人體內的變化情況有哪些?

                                                                              

(4).請舉例說出人體不需能量的蛋白質降解過程,并指出其發(fā)生的場所及所需的降解酶。

                                                                            

(5).通常新合成的蛋白質約30%被泛素調節(jié)的蛋白質降解,其可能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