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大菱鲆是我國重要的海水經(jīng)濟魚類.研究性學習小組嘗試對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

(1)查詢資料得知,18℃時,在不同pH條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圖1.由圖可知,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催化效率最低的是腸蛋白酶.在研究pH對蛋白酶活性影響時,在某個pH值條件下,由于實驗錯誤,若增加底物濃度,那么該pH值條件下測出的該酶活性將不變(增大、不變、減小)
(2)資料表明大菱鲆人工養(yǎng)殖溫度常年在15~18℃之間.學習小組假設: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適溫度在15~18℃間.他們設置15℃、16℃、17℃、18℃的實驗溫度,探究三種酶的最適溫度.
①探究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干酪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鑒定.
②為了控制實驗溫度,裝有酶和底物的試管應置于水。ê銣叵洌┲幸员3趾銣兀畣挝粫r間內(nèi)底物消耗量或產(chǎn)物生產(chǎn)量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③實驗結果如圖2,據(jù)此能否確認該假設成立?不能.理由是:據(jù)圖可知,隨著溫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現(xiàn).

分析 分析題圖1可知,不同的蛋白酶的最適宜PH可以不同,在各自最適宜PH條件下幽門盲囊蛋白酶、胃蛋白酶、腸蛋白酶的活性依次降低;
探究酶的最適宜溫度時,自變量是溫度,因變量是底物消耗量(產(chǎn)物生成量),PH是無關變量應保持適宜,對于溫度這一自變量的控制可以通過水浴來保持恒溫.

解答 解:(1)分析題圖1可知,不同的酶最適宜PH不同,在最適宜PH條件下,不同酶的活性也不同,在各自最適pH下,三種蛋白酶中腸蛋白酶的活性最低.在實驗過程中,底物濃度屬于無關變量,無關變量要保持相同且適宜,因此底物濃度應該是充足的,因此增加底物濃度不會影響酶活性.
(2)①本題實驗目的是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進行研究,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蛋白酶催化蛋白質水解,實驗中以干酪素為底物,說明干酪素的本質是蛋白質;由于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發(fā)生反應呈現(xiàn)紫色,因此可以用雙縮脲試劑檢測干酪素的本質.
②為了控制實驗溫度,裝有酶和底物的試管應置于水。ê銣叵洌┲幸员3趾銣兀畣挝粫r間內(nèi)底物消耗量或產(chǎn)物生產(chǎn)量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③在最適宜溫度之前,酶的活性會隨溫度升高而升高,超過最適宜溫度后,酶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降低,而題圖2中酶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升高,未出現(xiàn)峰值,因此根據(jù)圖2實驗結果不能得出酶的最適宜溫度是15一18℃.
故答案為:
(1)腸蛋白酶  不變 
(2)①蛋白質     雙縮脲  
②水。ê銣叵洌    底物消耗量或產(chǎn)物生產(chǎn)量   
③不能  據(jù)圖可知,隨著溫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現(xiàn)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溫度、PH對酶活性的影響、酶作用的專一性、蛋白質的檢測方法、酶活性在生產(chǎn)中的應用,對曲線分析獲取有效信息是解題的關鍵,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出實驗目的、原理及實驗變量并控制好變量是本題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甲表示某島嶼上幾類主要生物的食物關系,圖乙表示兔進入該島嶼后的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從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看,圖甲沒標出的成分還必須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2)鳥的糞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這些能量屬于昆蟲同化的能量.若鼬通過捕食鼠和捕食鳥獲得的能量相同,則鼬每增加1kg體重,至少需要草75kg.
(3)圖乙中,若在a點用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兔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100只并全部標記后釋放回環(huán)境中.第二次捕獲了80只,其中有20只帶有標記,則該島野兔種群的K值約為800只.若在第二次捕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島上有脫落的標記(某些帶標記的野兔被鼬捕食,標記不影響兔被捕食).這種情況下,估算的K值偏高 (偏高、偏低、不變).
(4)鼬能夠根據(jù)鼠、鳥留下的氣味而捕食它們,同樣,鼠和鳥也能依據(jù)鼬的氣味躲避鼬的獵捕,從而維持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相對穩(wěn)定.這個實例說明了信息傳遞能夠調(diào)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為探究某些生態(tài)因素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有人設計了如下實驗:
在四個大小形狀相同的錐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
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向四個瓶中放入大小形狀和生長狀況相近的小魚各兩條;
把A、C、B瓶置于陽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裝置C、D中河泥含有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比較A、B的實驗結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光合作用釋放氧氣;
(3)D裝置中,小魚存活的時間比A裝置中的存活時間短,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藻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
(4)比較C、D的實驗結果可說明,水藻在有光的條件下,才能釋放氧氣;
(5)若將以上四個錐型瓶全部置于陽光下,存活時間最短的金魚應是A中的金魚,原因是裝置中無金魚藻也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為小魚提供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科學家從某細菌中提取抗鹽基因,轉入煙草并培育成轉基因抗鹽煙草.如圖是轉基因抗鹽煙草的培育過程,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和質粒上的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獲取了抗鹽基因(目的基因),并采用PCR技術對目的基因進行擴增,擴增時需要在反應體系中加人DNA模板、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耐高溫的DNA聚合酶或Taq酶)、引物核苷酸原料等.
(2)用圖中的質粒和目的基因構建取組成質粒,不能使用Smal酶切割,原因是SmaⅠ酶會破壞質粒的抗性基因和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圖中①②過程為防止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應選用BamHⅠ和HindⅢ酶對外源DNA和質粒進行切割.
(3)為了確定轉基因抗鹽煙草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索標記的抗鹽基因(目的基因)作探針進行分子水平的檢測,又要在個體水平上鑒定,后者的具體方法是將培育的煙草幼苗栽培于含有一定鹽度的土壤中,觀察該煙草植株的生長狀態(tài)(用一定濃度的鹽水澆灌該轉基因煙草幼苗,觀察該煙草植株的生長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同源染色體的概念及特點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由一條染色體間期經(jīng)復制產(chǎn)生
B.分別來自父、母雙方
C.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能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
D.形狀、大小一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紅茉莉和白茉莉雜交,后代全是粉茉莉,粉茉莉自交,后代中紅茉莉:粉茉莉:白茉莉=1:2: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茉莉紅花基因對白花基因是不完全顯性
B.粉茉莉自交的結果不能用孟德爾的分離定律解釋
C.親本無論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均相同
D.粉茉莉與白茉莉測交,后代中不會出現(xiàn)紅茉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甲是葉綠體結構模式圖,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部位;圖乙是光合作用的碳反應過程示意圖,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物質.(在[]內(nèi)填寫圖中相應編號)

請回答:
(1)光合色素存在于圖甲的[Ⅲ]類囊體薄膜中,提取色素時需先用無水乙醇(填溶劑名稱)溶解色素,再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離濾液細線最遠的色素帶是胡蘿卜素.
(2)圖乙過程發(fā)生在圖甲的[Ⅱ]葉綠體基質中.光反應中,H+和e-將NADP+還原為NADPH.
(3)圖乙中,物質①、②為兩種三碳化合物,物質②的名稱是三碳糖.物質①接受來自的NADPH的氫和來自ATP的磷酸基團形成物質②.離開循環(huán)的物質②大部分運至葉綠體外,并且轉變成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同位素標記進行相關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中出現(xiàn)32S
B.子代噬菌體DNA分子中不存在32P
C.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存在同時有35S和32S的蛋白質
D.子代噬菌體存在同時有31P和32P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細胞分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B.分化過程中細胞的遺傳物質逐漸減少
C.具有持久性、不可逆性等特點
D.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