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該食物網(wǎng)中共有6條食物鏈

②H占據(jù)3個營養(yǎng)級

③G和F之間存在競爭和捕食關系

④如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使用DDT,則這種殺蟲劑在H中濃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

⑤圖中A、E均為生產者

⑥一旦G的數(shù)量大量減少,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就很難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植物橫放,測量根和莖生長素濃度與其生長狀況的關系如甲圖所示,則曲線上P點最可能對應于乙圖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12.4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表示某高等植物細胞中基因表達的過程,“→”表示物質轉移的路徑和方向,請仔細觀察和分析圖解,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rbcs基因表達的產物是SSU,Cab基因表達的產物是LHCP。在基因表達的過程中,圖中的Ⅱ、Ⅲ、Ⅳ代表的物質或結構依次為 。

(2)圖中V是葉綠體中的小型環(huán)狀DNA,V上的基因表達的產物是LUS,物質Ⅵ具有催化某種高分子物質合成的作用,則Ⅵ是 。

(3)據(jù)圖可知,基因表達過程中轉錄發(fā)生的細胞部位是 ,翻譯發(fā)生的細胞部位是

(4)據(jù)圖可知,合成的LHCP參與光合作用的 反應。由SSU和LUS組裝成的Rubisco催化CO2+C5→2C3反應的過程,則Rubisco存在于 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12.4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翻譯過程中搬運原料的工具tRNA,其反密碼子的讀取方向為“3'端→5'端”,其他數(shù)字表示核苷酸的位置。下表為四種氨基酸對應的全部密碼子的表格。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轉錄過程中也需要搬運原料的工具

B.該tRNA中含有氫鍵,由兩條鏈構成

C.該tRNA在翻譯過程中可搬運蘇氨酸

D.氨基酸與反密碼子都是一一對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A.在環(huán)境條件穩(wěn)定的情況下,對某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兩種植物進行種群密度調查后,得到如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請根據(jù)以上調查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該調查可采用_________法,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 _________,A種群與B種群之間存在的_________,關系可能是導致A種群密度變化的重要因素。在調查期間B種群的年齡組成最可能為_________,從表中數(shù)據(jù)變化來看,造成B種群數(shù)量變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2)A種群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滅絕的情況,給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響是_________,最終可能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穩(wěn)定性下降。

B、如圖為某湖泊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組成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苔草帶到沉水植物帶,地表分布不同類型生物,這屬于群落的_________結構。對3、4帶植物影響差異較大的生態(tài)因素主要是CO2濃度和_________

(2)圖中從5~2植物帶類型的演變過程,屬于_________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傳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生物接受信息、處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提高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

B. 在農業(yè)生產中,利用信息傳遞既可提高農產品的產量,也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

C.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都是由生物發(fā)出并且相互傳遞而發(fā)揮其作用的

D.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物質和信息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新疆兵團第二師華山中學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種群特征和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組成種群個體的空間分布不屬于種群特征

B. 樣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動物的種群密度

C. 種群密度是各種群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

D. 遷入大量同種個體會使該種群的K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學期第六次(1月)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與基因工程相關的問題:

(1)科學家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干旱的轉基因煙草。獲得大量抗干旱基因可用PCR技術來擴增,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在培育轉基因抗干旱煙草過程中,常需將重組質粒導入土壤農桿菌,該操作過程中首先必須用__________;然后將____________在緩沖液中混合培養(yǎng)完成轉化過程。

(2)該抗干旱的轉基因煙草中含有抗除草劑基因,作為標記基因的抗除草劑基因用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導入成功的原理是______經檢測成功后,抗除草劑基因已經沒有用途,若繼續(xù)留在植物體內,則可能會造成的安全性問題是___________。

(3)科學家嘗試使用Cre/loxP位點特異性重組系統(tǒng),在檢測目的基因導入成功后,刪除轉基因植物細胞內的抗除草劑基因,有關過程如下:

可通過Cre酶處理,質粒中的兩段loxP序列被切開,可得到如上圖右側的兩個DNA分子?钩輨┗虿辉俦磉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刪除除草劑基因,所以Cre酶可改變質粒產生的結果就相當于可遺傳變異中的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實驗結果是:a′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b′組胚芽鞘無彎曲生長

B. a′胚芽尖端的生長素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b′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

C. 此實驗可以證明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D. 若將實驗的單側光改為無光處理,則a′和b′均表現(xiàn)為不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