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1表示在25℃下測得的某植物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是25℃,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為30℃);圖2表示該植物葉肉細胞中兩種細胞器在不同光照強度下的生理狀態(tài),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將溫度升高至30℃,c點將向 移動;d點將向 移動。

(2)由圖1可知,光照條件下,光照強度大于 klx時植物才會表現出生長現象,在相同溫度下,將該植物的葉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時,然后移到黑暗處15小時,則24小時內每100葉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為 mg。

(3)圖2中細胞器①利用CO2的場所和細胞器②產生CO2的場所分別是 ;對該植物來說,圖1中四種不同光照強度(a、b、c、d對應光照強度)對應圖2中的狀態(tài)依次是 。

(4)研究者進行了不同溫度和光照強度組合處理對葡萄葉片光合速率、氣孔開度及細胞間CO2濃度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3所示。

①在兩種光強度下,溫度升高,葉片光合速率均 ;從甲、乙兩圖分析,原因可能是:隨溫度升高, ,使葉片吸收的CO2減少。

②據丙圖可知,分別用適宜光強/40℃、強光/37℃及強光/40℃進行組合處理,推測這些條件下葉片光合速率 (上升/不變/下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具有p個堿基對的1個雙鏈DNA分子片段,含有q個腺嘌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分子片段中,每個脫氧核糖都是和2個磷酸基團相連
B.破壞雙鏈DNA分子片段中磷酸二酯鍵只能借助解旋酶完成
C.該DNA分子中應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D.該片段完成n次復制需要2n(p-q)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九校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 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利用純合的二倍體水稻品種高稈抗銹病(DDTT)水稻和矮桿不抗銹病(ddtt)水稻進行育種時,一種方法是雜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種方法是用F1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幼苗得到相應的植株。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前一種方法所得的F2中重組類型占3/8或5/8

B.后一種方法突出優(yōu)點是可以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C.前一種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后一種方法的原理是染色體變異

D.兩種方法最后得到的植株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南省九校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 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A.無氧、干燥的環(huán)境細胞呼吸最弱,有利于果蔬儲藏

B.馬拉松比賽中人體主要是從分解有機物產生乳酸的過程中獲得能量

C.用玉米經酵母菌發(fā)酵產生酒精來替代汽油,利用了酵母菌的無氧呼吸

D.選用透氣性好的“創(chuàng)可貼”,是為保證人體細胞的有氧呼吸,增強免疫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邯鄲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十次研究性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自然條件下,哺乳動物不發(fā)生孤雌生殖。2014年3月,云南農大科研團隊把豬卵母細胞進行人為的孤雌激活處理,使其發(fā)育成胚胎,移植到代孕母豬體內,獲得世界上第一批成活的孤雌生殖克隆豬。這種克隆豬不同于核移植獲得的克隆豬,現將兩種技術進行比較。

(1)圖中過程①②③④是獲得孤雌克隆豬的技術流程,那么獲得核移植克隆豬的技術流程是過程 (填序號)。

(2)孤雌生殖克隆豬仍然是二倍體生物,但由于缺少 方親本基因,導致其生長發(fā)育中出現多種問題,但給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3)孤雌激活處理其實質是要激活卵母細胞 ,使其發(fā)育成早期胚胎,得到克隆豬。

(4)體細胞核移植技術中也會用到卵母細胞,需要選擇 時期的卵母細胞,并用微型吸管吸出 。

(5)早期胚胎移植時,必需移植到同種 的其他雌性動物子宮中,才可能移植成功。

(6)可以從良種不同的克隆豬中提取mRNA進行研究,也可通過 方法得到多種cDNA,并通過 技術擴增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邯鄲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十次研究性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正常情況下,甲胎蛋白(AFP)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AFP從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細胞再生時,AFP會升高,尤其當肝細胞發(fā)生癌變時,AFP會持續(xù)顯著增高,所以當血液中該指標超過正常值時需要進一步檢查以確認體內是否出現了癌細胞,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推測當肝細胞的分裂周期變長時,AFP合成會增加

B.肝細胞中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會參與AFP的合成和運輸

C.指導合成AFP的基因屬于原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后才表達

D.肝細胞發(fā)生癌變后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發(fā)生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天水市高三下第四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在適宜溫度和大氣CO2濃度條件下,測得某森林中林冠層四種主要喬木的幼苗葉片的生理指標(見下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1)葉肉細胞內固定CO2的具體場所是_______________,光強減弱,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的_____________減少。

(2)在群落演替過程中,隨著林冠密集程度增大,表中四種植物中___________的種群密度最可能增加。

(3)光強小于1255μmol·m-2·s-1,影響苦櫧幼苗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光強為1255μmol·m-2·s-1_____1455μmol·m-2·s-1時,苦櫧的氣孔開放程度減小但光合速率基本不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同光照條件下,石櫟植株增重(干重)顯著大于馬尾松,但石櫟結籽實量(干重)并不高于馬尾松,可能的原因是:石櫟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石櫟的果實是非綠色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關于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隨著溫度降低,酶促反應的活化能下降
B.高溫下酶失活是酶空間結構破壞的結果
C.酶活性最高時的溫度不適合該酶的保存
D.不同酶的最適溫度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消毒和滅菌的比較,正確的是( 。
A.消毒可以殺死微生物的營養(yǎng)細胞和所有芽孢
B.滅菌是用強烈的理化因素殺死物體內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C.培養(yǎng)細菌用的培養(yǎng)基可用酒精進行滅菌
D.實驗操作者的手可采用干熱滅法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