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圖1表示抗體的基本結構,VL是輕鏈可變區(qū),VH是重鏈可變區(qū)。不同抗體可變區(qū)不同。雜交瘤技術的出現(xiàn)使抗體的制備進入了單克隆時代,而20世紀90年代發(fā)明的噬菌體抗體庫技術為單抗的制備開辟了全新領域。圖2是人源性噬菌體抗體生產過程流程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運用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主要利用了雜交瘤細胞________特性。
(2)在免疫過程中,需要向健康人體注射特定抗原(如乙肝疫苗),并且每隔一周重復注射一次,重復注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①使用了RT-PCR技術,與常規(guī)PCR技術相比較,RT-PCR增加了________過程。RT-PCR過程中,研究者為了僅使人體抗體基因得到擴增,應以________作為引物。
(4)為了使④過程成功率更高,應該使用________處理大腸桿菌。
(5)從人源性噬菌體抗體生產過程分析,含抗體基因片段最終需要整合到________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5.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條食物鏈a→b→c中,各種群對能量的同化、利用、傳遞等數(shù)量關系如下表。已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的太陽輻射為150000百萬千焦,但其中149875百萬千焦的能量未被生產者固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單位:百萬千焦)( )
A.種群a、b、c構成了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群落
B.種群b個體數(shù)量的變化只是由于種群c對其有選擇捕食的結果
C.能量從b到c的傳遞效率為12%
D.種群a的凈同化量為59.5百萬千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6.下圖表示利用棉花葉肉細胞原生質體培養(yǎng)進行遺傳改良的過程,據圖分析不正確的是( )
A.①過程需在適宜條件下用纖維素酶或果膠酶處理
B.②過程能定向誘導原生質體產生優(yōu)良性狀的突變
C.③過程中葉肉細胞失去了其特有的結構和功能
D.④過程需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3.下列哪一項不是精子、卵細胞發(fā)生的區(qū)別( )
A.初級精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的形成時間
B.MⅠ和MⅡ的時間連續(xù)性
C.成熟生殖細胞是否經過變形
D.成熟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數(shù)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0.設計良性循環(huán)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質和能量
B.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C.盡量減少有害生物的種類
D.提高沼氣池的轉化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8. 下列試劑或材料與其實驗名稱不相符的是( )
A.溴麝香草酚藍——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產物
B.健那綠——觀察D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淀粉酶和淀粉——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D.洋蔥根尖——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5.光合作用的進行離不開光合色素對光能的吸收,葉綠素是光合作用中捕獲光能的主要色素。請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葉綠素分布在葉綠體的________上,主要吸收________光。
(2)影響葉綠素合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寫出合理的兩項即可)。
(3)有人認為葉綠素的形成與某些單色光波有關,請設計實驗探究單色光波是否會影響葉綠素的形成。提供的實驗材料:白色玻璃瓶5個,大豆種子,足量的紅、黃、藍、綠、無色玻璃紙,濾紙若干,沙子。
實驗步驟:
①取5個白色玻璃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瓶底各放置沙子少許,再放入等量的大豆種子,瓶口蓋上濾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定時觀察、記錄。
實驗結果與分析:
如果5個玻璃瓶內的大豆幼苗都為綠色,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包裹了某種顏色玻璃紙的玻璃瓶內的大豆苗為黃化苗,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下列關于穩(wěn)態(tài)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免疫系統(tǒng)識別并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也是維持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機制
B.反饋調節(jié)是生命系統(tǒng)中非常普遍的調節(jié)機制,它對于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
C.穩(wěn)態(tài)是生物界的普遍現(xiàn)象,它表現(xiàn)在生物個體、群體以及整個生物圈各個層次上
D.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