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6.如圖是一個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土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含有色素的結構有⑥⑨(填標號).在動植物細胞中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④(填標號),性激素是在⑦(填標號)中合成的.
(2)結構⑩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如果降低溫度,流動性將減弱.
(3)在該細胞中,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是②(填標號).如果在該細胞器上合成的物質由50個氨基酸縮合而成,則在該細胞器上將會有49個水分子生成.
(4)該細胞沒有而動物細胞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填結構名稱).

分析 分析題圖:該圖是一個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其中①為線粒體、②為核糖體、③為細胞核、④為高爾基體、⑤為細胞壁、⑥為葉綠體、⑦為內質網、⑧為核膜、⑨為液泡、10為細胞膜.據此答題.

解答 解:(1)植物細胞含有色素的細胞器是葉綠體和液泡,高爾基體在動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而功能不同,在植物細胞中高爾基體和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高爾基體和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性激素是固醇類物質,在內質網上合成.
(2)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大都不是靜止的,而是可以運動的,而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故細胞膜的結構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如果降低溫度,流動性將減弱.
(3)在該細胞中,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是核糖體,n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一條肽鏈,脫去n-1個水分子,故某多肽由50個氨基酸縮合而成,形成該多肽時脫去的水分子數(shù)為50-1=49.
(4)該細胞沒有而動物細胞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故答案為:
(1)⑥⑨④⑦
(2)減弱
(3)②49
(4)中心體

點評 本題以植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為載體,考查了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圖示結構判斷結構類型;識記相關細胞器的功能,難度不大,屬于考綱中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4次.其結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frac{1}{8}$
B.含有14N的 DNA分子占 $\frac{7}{8}$
C.復制過程中需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00個
D.復制結果共產生16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信息傳遞的實例中,屬于利用信息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的是( 。
A.萵苣在適宜波長下才能萌發(fā)生長
B.雄鳥求偶時進行復雜的“求偶”炫耀
C.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動物提供信息
D.昆蟲通過性外激素吸引異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apoB基因在腸上皮細胞中表達時,由于mRNA中某堿基C通過脫氨基作用發(fā)生了替換,使密碼子CAA變成了終止密碼子UAA,最終合成蛋白質缺少了羧基端的部分氨基酸序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蛋白質結構異常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B.mRNA與RNA聚合酶結合后完成翻譯過程
C.該mRNA翻譯時先合成羧基端的氨基酸序列
D.脫氨基作用未改變該mRNA中嘧啶堿基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其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①是遺傳物質的載體,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B.②為核仁,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C.③是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D.④是核孔,能實現(xiàn)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基因重組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科學家培育抗蟲棉,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組
B.受精過程中雌雄配子的自由結合屬于基因重組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屬于基因重組
D.將活的R型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菌混合,R型菌轉化為S型菌屬于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學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C、H、O是組成細胞中所有化合物的基本元素
B.微量元素含量極少,不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元素
C.一種元素缺乏可通過增加其他元素的量來替代
D.組成細胞的元素大多數(shù)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反應不發(fā)生在線粒體內的是( 。
A.[H]與O2反應生成H2OB.ADP與Pi反應生成ATP
C.丙酮酸分解產生CO2和[H]D.C6H12O6分解為丙酮酸和[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野生型果蠅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剛毛,而一只突變果蠅S的腹部卻生出長剛毛.研究者對果蠅S的突變進行了系列研究,用這兩種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見圖.

(1)果蠅腹部有長剛毛與短剛毛是(填是、不是)同一性狀,實驗1的雜交方式在遺傳學上稱為測交,突變果蠅S的基因突變發(fā)生在1(填1或2)條染色體上.
(2)實驗2中果蠅③與實驗1中果蠅S的差異是前者胸部無剛毛,從基因型角度分析產生的原因:兩個A基因抑制胸部長出剛毛,只有一個A基因時無此效應.
(3)檢測發(fā)現(xiàn)突變基因轉錄的mRNA相對分子質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測相關基因發(fā)生的變化為核苷酸數(shù)量減少或缺失.
(4)實驗2中出現(xiàn)的胸部無剛毛的性狀不是由F1新發(fā)生突變的基因控制的.作出這一判斷的理由是:雖然胸部無剛毛是一個新出現(xiàn)的性狀,但突變頻率低,繁殖后傳遞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現(xiàn)比例25%的該基因純合子,說明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不是一個新突變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