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侵人人體的細菌是一種發(fā)熱激活物,通過一系列反應引起人體發(fā)熱.請回答下列問題:
(1)機體感知到細菌侵入后,在位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控下,病人骨骼肌戰(zhàn)栗加大產熱,從而發(fā)生寒戰(zhàn).同時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促進細胞代謝加快,體溫升高.由于細胞耗氧量增大,供氧不足,肌肉組織中乳酸含量增高,病人肌肉酸痛.
(2)此外,當細菌侵入機體后,吞噬細胞會將部分細菌吞噬,并將其呈遞給T細胞,然后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促使其轉變?yōu)闈{細胞,分泌大量抗體與抗原結合.
(3)發(fā)熱過程中,若體溫維持在38.5℃,此時機體產熱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熱量.

分析 1、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
2、人在寒冷環(huán)境中會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來維持體溫的恒定.增加產熱的途徑有: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提高代謝;減少散熱的途徑有:皮膚血管收縮,減少皮膚的血流量,汗液分泌減少.

解答 解:(1)機體感知到細菌侵入后,在位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調控下,病人骨骼肌戰(zhàn)栗加大產熱,從而發(fā)生寒戰(zhàn).同時甲狀腺激素泌增多,促進細胞代謝加快,體溫升高.由于細胞耗氧量增大,供氧不足,肌肉組織中乳酸含量增高,病人肌肉酸痛.
(2)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細胞,促使其轉變?yōu)闈{細胞,分泌大量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3)發(fā)熱過程中,若體溫維持在38.5℃,此時機體產熱量等于散熱量.
故答案為:
(1)下丘腦    體溫調節(jié)中樞   甲狀腺激素   乳酸
(2)淋巴因子   漿    抗體
(3)等于

點評 本題考查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體溫調節(jié)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科學家在研究細胞膜運輸物質時發(fā)現有下列四種關系,分別用四種曲線表示.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符合曲線( 。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生態(tài)缸的制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B.生態(tài)缸中放入較多小甲魚能增加生態(tài)缸中物種多樣性
C.生態(tài)缸中的生物之間不需要有捕食關系,否則其維持時間較短
D.生態(tài)缸制作完成后需放在光線良好但又不被陽光直射的地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分析如圖1中化合物的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化合物是由氨基酸脫去3分子水而形成,該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種類不同是由R基決定的,其編號是②③⑤⑥.
(2)如圖2代表的物質名稱: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3)DNA徹底水解得到6種化合物.
(4)在對細胞膜的成分進行鑒定時,可在制得成分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如果產生紫色反應,即可以證明細胞膜成分中含有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
B.頂端優(yōu)勢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脫落酸能抑制細胞的分裂,促進果實的脫落
D.乙烯在植物體各個部位合成,能促進果實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蕨類植物在地球上曾經繁盛一時,試推測組成其細胞的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和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最多的元素分別是( 。
A.C、C、CB.C、O、CC.O、O、CD.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株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①、④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3:1:3:1
B.②、③雜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
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后代
D.①植株中基因A與a的分開發(fā)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為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農作物秸稈多級利用圖,請據圖回答:

(1)流經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農作物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此生態(tài)系統(tǒng)比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優(yōu)越的一個最大的特點是物質和能量的分層次多級利用.
(2)我國明令禁止焚燒秸稈,提倡“秸稈的多級利用”,這一舉措能夠大大地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利用效率/傳遞效率).土壤中的有機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須經過微生物的分解產生CO2,被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最終提高農作物的產量.
(3)從圖中分析,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分解者是食用菌和蚯蚓.
(4)某人分析此圖發(fā)現秸稈共進行了三級的分級利用,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稈中的能量,他認為級數應該越多越好,你是否贊成他的觀點,為什么?不贊成,因為秸稈中所含的能量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對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描述正確的是( 。
A.神經細胞的軸突數量一般比樹突多
B.漿細胞分泌抗體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C.T細胞受到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成效應T細胞和漿細胞
D.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通過相互接觸傳遞信息,從而相互抑制激素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