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圖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做出反應的部分過程.

(1)下列參與人體非特異性免疫的結構有( )(多選)
A.皮膚
B.黏膜
C.溶菌酶
D.巨噬細胞
(2)圖示過程可表示免疫過程.細胞②的作用是通過產生刺激相應的免疫細胞發(fā)揮作用;細胞④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細胞周期會 , 進一步分化為[⑦]細胞.
(3)利用感染病菌的某免疫小鼠,通過技術獲得雜交瘤細胞,用于生產單克隆抗體治療該病.

【答案】
(1)ABCD
(2)體液;淋巴因子;縮短;效應B(漿)
(3)動物細胞雜交
【解析】解:(1)皮膚、粘膜、溶菌酶、巨噬細胞都參與非特異性免疫.(2)該過程表示體液免疫過程;細胞②是T淋巴細胞,產生淋巴因子刺激相應的免疫細胞發(fā)揮作用;細胞④是B淋巴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因此細胞周期變短,并進一步分化形成⑦效應B細胞(漿細胞).(3)用感染病菌的某免疫小鼠,通過動物細胞雜交技術獲得雜交瘤細胞,用于生產單克隆抗體治療該病.
所以答案是:(1)ABCD(2)體液 淋巴因子 縮短 效應B(漿)(3)動物細胞雜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反射弧的部分結構,其中在B、E處的細胞膜外連接電流表.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A處是該神經元的軸突部位
B.刺激A處,興奮部位膜外由正電位變?yōu)樨撾娢?/span>
C.興奮傳遞時,C處發(fā)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D.刺激D處,電流表的指針將會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一片小麥田中,長有許多雜草,還有食草昆蟲、青蛙、蛇等動物活動.某研究小組對該農田生態(tài)系統進行研究,根據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研究小組要估算該農田中薺菜的種群密度,應采用法;在取樣時,關鍵要做到
(2)此農田中新遷入了一種食草昆蟲,下圖甲是與這種昆蟲種群數量相關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曲線.請說出種群在B點后死亡率明顯增加的原因:(答兩點).
(3)請根據圖甲在圖乙坐標系中畫出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將A,D標在縱坐標的合適位置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藥效高、安全性好的綠色生物農藥,是當代農業(yè)的主要發(fā)展趨勢.幾丁質(一種多糖)是昆蟲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幾丁質的降解主要依賴于NAGase(一種酶)的作用.甲、乙、丙圖分別表示溫度(20至60℃),pH(4.0至8.0)和NAGase催化水解產物(從上至下分別是蔗糖、半乳糖和葡萄糖,計量從0.2至0.8mol/h)對NAGase催化活力的影響.

(1)NAGase的最適溫度和最適pH分別在左右.
(2)NAGase催化水解的產物有蔗糖、半乳糖、葡萄糖等,這三種糖對NAGase的催化作用均有(促進/抑制),其中作用最強的是
(3)研究發(fā)現,精氨酸能降低NAGase的催化效率.丁圖示降低酶活力的兩個模型,判斷精氨酸降低NAGase活力類型的方法:若在研究實驗中加入精氨酸,同時不斷提高底物濃度,( )(多選)
A.若酶促反應速率增加,則屬于模型A
B.若酶促反應速率不變,則屬于模型A
C.若酶促反應速率增加,則屬于模型B
D.若酶促反應速率不變,則屬于模型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有無

A核物質 B核膜 C細胞膜 D細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的裝片時,為使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

A目鏡10× 物鏡10×

B目鏡5× 物鏡15×

C目鏡5× 物鏡40×

D目鏡10× 物鏡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哺乳動物的某組織,其中①毛細血管壁、②紅細胞、③血漿、④細胞內液、⑤組織液,據圖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③和⑤的成分完全相同,都是一種鹽溶液

B. 葡萄糖由③到達②的過程,依靠主動運輸來完成

C. ②中的氧氣到達④需要經過4層膜,②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④處

D. ③與④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質而④中不含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不能體現細胞膜流動性的是

A.抗體與HIV病毒特異性結合的過程

B.漿細胞分泌抗體的過程

C.質壁分離的細胞復原的過程

D.精原細胞分裂形成精子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結構的改變,科學家們常常利用物理、化學方法來誘導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以便能獲得大量基因類型,使人們能從生化的角度在分子水平上對它們進行遺傳分析。其中α、β、γ等射線、紫外線、中子等為物理的誘變因素;亞硝酸胺、乙酸亞胺、乙二胺四乙酸等為化學誘變因素。

(1)過量紫外線輻射對生物危害的主要機理是紫外線的____

A.熱作用和電離作用

B.穿透作用和物理化學作用

C.熱作用和穿透作用

D.電離作用和物理化學作用

(2)電離輻射誘導生物基因突變時,細胞中吸收輻射能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

A. 水  B. 糖類 C.蛋白質  D.脂肪

(3)下列對基因突變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

A.人們可以定向誘導突變性狀,誘變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B.豐富了生物的“基因庫”,是生物變異的主要來源

C.突變頻率低、且突變性狀一般有害,少數有利

D.它是生物進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根據下列細胞中物質的吸收峰值,可知紫外線(λ=270nm)在誘導突變過程中主要作用的物質是____

A. 水 B. 蛋白質 C. 核酸 D. 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