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屬于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
 
步驟,該步驟發(fā)生在細胞的
 
部位.
(2)圖中Ⅰ表示
 
,Ⅲ表示
 

(3)該過程不可能發(fā)生在
 

A.乳腺細胞                 B.肝細胞
C.人的成熟紅細胞           D.神經(jīng)細胞
(4)如果合成的多肽鏈共n個肽鍵,則控制該肽鏈合成的基因至少應有
 
個堿基,該多肽同時含有n+4個N原子,則所有的R基上最多有
 
個氨基.
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專題:
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為翻譯過程,其中Ⅰ為tRNA,能識別密碼子并轉運相應的氨基酸;Ⅱ為氨基酸,是翻譯過程的原料;Ⅲ為mRNA,是翻譯的模板.
解答: 解:(1)圖中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翻譯步驟,發(fā)生在核糖體上.
(2)圖中Ⅰ表示轉運RNA,Ⅲ表示信使RNA.
(3)乳腺細胞、肝細胞和神經(jīng)細胞都具有核糖體,能發(fā)生圖示過程,而人的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糖體,不能發(fā)生圖示過程.
(4)mRNA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轉錄形成的,翻譯過程中,mRNA中每3個堿基決定一個氨基酸,所以經(jīng)翻譯合成的蛋白質分子中氨基酸的數(shù)目是mRNA堿基數(shù)目的
1
3
,是DNA(基因)中堿基數(shù)目的
1
6
,即DNA(或基因)中堿基數(shù):mRNA上堿基數(shù):氨基酸個數(shù)=6:3:1.如果合成的多肽鏈共n個肽鍵,則該多肽鏈含有氨基酸數(shù)目為=肽鍵數(shù)目+肽鏈數(shù)=n+1,控制該肽鏈合成的基因至少應有6×(n+1)=6n+6個堿基.該多肽同時含有n+4個N原子,則所有的R基上最多有(n+4)-(n+1)=3個氨基.
故答案為:
(1)翻譯 細胞質內的核糖體 
(2)轉運RNA 信使RNA  
(3)C 
(4)6n+6 3
點評:本題結合翻譯過程圖解,考查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和產(chǎn)物能基礎知識,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物質的名稱,同時掌握該過程中的相關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基因、DNA、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染色體是DNA的唯一載體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C、生物體的性狀完全由基因控制
D、基因與DNA是同一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4年夏季廣東爆發(fā)登革熱疫情.病原體是雌伊蚊傳播的登革熱病毒,患者表現(xiàn)疼痛、發(fā)燒和出血.滅蚊是防控登革熱的首選方法.英國人埃爾菲培育出“四環(huán)素合成缺陷基因”的雄伊蚊(必需定期食用四環(huán)素才能正常存活),有效地降低了野生伊蚊的種群數(shù)量.請回答:
(1)發(fā)燒的患者往往口渴,此時機體釋放的
 
激素增多,促進
 
重吸水,降低細胞外滲透壓.
(2)疼痛是登革熱患者的普遍病征,如圖,請用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痛覺產(chǎn)生的途徑
 
.“布洛芬”能降低3內的多巴胺(DA)含量,起到鎮(zhèn)痛作用.DA可使突觸后膜內側的電位發(fā)生
 
的變化.
(3)初次感染者體再次感染,機體快速發(fā)生體液免疫,請用文字和箭頭說明其過程
 

(4)常用
 
法把目的基因導入受精卵細胞來培育轉基因伊蚊.野外釋放后,轉基因雄伊蚊通過與野生型雌蚊雜交把目的基因傳給子代,由于野生環(huán)境
 
,子代不能成活,伊蚊種群數(shù)量大幅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科研小組開展CO2濃度對小麥光合作用影響的研究,結果如下表,請回答:
CO2濃度
(μmol﹒mol-1
葉綠素a
(mg﹒g-1
葉綠素b
(mg﹒g-1
氣孔導度
(mmolCO2﹒m-2﹒s-1
凈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3502.090.71275.522.51
5502.320.87238.526.88
7502.400.91209.531.28
(備注:氣孔導度表示氣孔張開的程度)
(1)測定葉片凈光合速率時,葉肉細胞中產(chǎn)生ATP的場所是
 
;實驗測得的CO2吸收量小于光合作用過程中CO2實際消耗量,原因是
 

(2)由表可知,高濃度CO2更有利于
 
的形成(“葉綠素a”或“葉綠素b”),推測葉綠體中數(shù)量明顯增多的結構是
 

(3)水分利用效率是指蒸騰消耗單位重量的水分所同化的CO2 的量,據(jù)表分析,在一定范圍內,CO2濃度升高,小麥的水分利用效率會
 
,造成該現(xiàn)象的原因有:①CO2濃度升高會提高凈光合速率,從而提高
 
利用量;②
 

(4)根據(jù)研究,可提高溫室栽培作物產(chǎn)量的具體措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甲、乙、丙、丁四個圖分別表示有關生物學內容,對圖中曲線描述正確的是( 。
A、甲圖中若a點為莖向光側的生長素濃度,則b點可能為莖到光側的生長素濃度
B、乙圖中若a、c兩點所產(chǎn)生的葡萄糖總量相等,則a、c兩點的呼吸強度為a大于c
C、丙圖中a點害蟲種群抗藥個體所占百分比大于b點害蟲種群抗藥個體所占百分比
D、丁圖中影響a、b兩點和a、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別是載體數(shù)量和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植物栽培在適宜的光照、溫度和充足的CO2條件下,如果在2h時,將環(huán)境中某一條件改變,此時葉肉細胞中的C3、C5、ATP含量變化如圖.那么改變的條件是( 。
A、加強光照
B、降低CO2濃度
C、提高CO2濃度
D、降低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研究人員將野生葡萄細胞中的抗蟲基因轉入栽培葡萄中,使栽培葡萄也具備了抗蟲形狀,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抗蟲基因的出現(xiàn)是野生葡萄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
B、長期種植抗蟲葡萄,葡萄園里的害蟲會越來越少
C、在抗蟲葡萄園中生存的害蟲基因頻率會發(fā)生變化
D、害蟲和葡萄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有利于葡萄的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核苷酸鏈示意圖,據(jù)圖回答問題:

(1)1、2、3的名稱分別是
 
 
、
 

(2)4、5分別代表
 
、
 

(3)此結構中特有的堿基名稱是
 

(4)通常由
 
條圖示的核苷酸鏈構成一個
 
分子,
真核細胞中分布在
 
、
 
 

(5)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一為人體手背皮膚(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頭。‥)發(fā)生收縮而產(chǎn)生屈肘動作的神經(jīng)傳導路徑示意圖.圖二為從蛙體內剝離出某反射弧的一部分,甲為神經(jīng)中樞.1、2、3、4為四個實驗位點.

(1)F處的結構名稱是
 
,在F處發(fā)生的信號轉變是
 
,其興奮傳遞方向是單向的,原因是
 

(2)圖中E點興奮時,此處神經(jīng)纖維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
 

(3)動作電位沿著神經(jīng)纖維傳導時,神經(jīng)纖維細胞膜內側局部電流的方向與動作電位傳導方向
 
(相同、相反).
(4)欲探究圖二中左側神經(jīng)為傳入神經(jīng)還是傳出神經(jīng),方法步驟是:
①將微電流計的兩個電極分別搭在實驗位點2和3的神經(jīng)纖維外(每個實驗位點只能用一次);
②用電刺激實驗位點
 
,若微電流計的指針偏轉
 
次,則左側神經(jīng)元為傳出神經(jīng);若微電流計的指針偏轉
 
次,則左側神經(jīng)元為傳入神經(j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