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攜帶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個體一定患遺傳病 | |
B. | 不攜帶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個體不會患遺傳病 | |
C. | 研究紅綠色盲的遺傳方式,應在患者家系中調查 | |
D. | 可以在校園中學生群體隨機抽樣調查某單基因遺傳病的發(fā)病率 |
分析 1、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生殖細胞或受精卵里的遺傳物質發(fā)生突變(或畸變)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遺傳物質發(fā)生異常改變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傳遞的特征.
2、人類遺傳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
3、要注意一個家族幾代中都出現(xiàn)的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遺傳病不一定是基因病還可能是染色體出現(xiàn)異常.另外還要注意: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可能要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才會發(fā);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病,如孕婦懷孕期間因病毒感染,導致胎兒心臟畸形;分娩過程中產程過長使胎兒嚴重缺氧所致的腦癱,都不屬于遺傳。
4、調查人類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相對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調查的是遺傳病的發(fā)病率,則應在群體中抽樣調查,選取的樣本要足夠的多,且要隨機取樣;若調查的是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則應以患者家庭為單位進行調查,然后畫出系譜圖,再判斷遺傳方式.
解答 解:A、攜帶遺傳病致病基因的個體不一定患遺傳病,如隱性遺傳病的攜帶者不患病,A錯誤;
B、無遺傳病基因的個體也可患遺傳病,如染色體異常遺傳病,B錯誤;
C、研究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應在患者家系中調查,C正確;
D、調查人類遺傳病的發(fā)病率,應該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人類遺傳病的概念、特點及實例;識記調查人類遺傳病的調查對象、調查范圍等,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草履蟲靠一個細胞就可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 |
B. | 人體縮手反射需要多個、多種細胞共同協(xié)調配合 | |
C. | 父母通過精子與卵細胞傳遞遺傳物質給子女 | |
D. | HIV破壞人體生殖系統(tǒng)的細胞,導致艾滋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和Cl-排出細胞是通過主動運輸 | |
B. | K+和Mg2+進入細胞是通過主動運輸 | |
C. | Na+、Cl-、K+、Mg2+進出細胞都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 | |
D. | Na+、Cl-、K+、Mg2+的選擇吸收體現(xiàn)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可表示為(A1+B1+C1+A2+B2+C2+D2) | |
B. | 流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為(A2+B2+C2) | |
C. | 圖解中B1可表示暫時未被利用的能量 | |
D. | 由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frac{{D}_{1}}{{W}_{1}}$)×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一塊牧草地上通過管理提高某種牧草的產量后,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 | |
B. | 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狼、羊、草的數量變化體現(xiàn)其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 | |
C. | 在一塊牧草地上栽種喬木形成樹林后,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下降 | |
D. | 一塊棄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穩(wěn)定性提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根通過對果蠅眼色的研究,證明基因的化學本質 | |
B. | 豌豆花是研究遺傳規(guī)律的好材料,適于研究伴性遺傳 | |
C. | 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和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均采用了假說-演繹法 | |
D. | T2噬菌體結構簡單,侵染大腸桿菌實驗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將豆腐切成塊放在消毒的籠屜中,保持溫度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濕度 | |
B. | 將長滿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層加鹽,接近瓶口表面的鹽要鋪厚一些 | |
C. | 腐乳制作選用的豆腐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 | |
D. | 鹵湯中香辛料的作用僅僅是調制風味,且越多越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邯鄲第一中學高三下學期第十次研究性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微生物的問題
(1)接種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圖1中過程③所示為 。
(2)不論何種培養(yǎng)基,在進行調pH值和倒平板操作之間要對用到的培養(yǎng)基做 處理。
(3)用該方法統(tǒng)計樣本菌落時,同時需要做A、B、C三個培養(yǎng)皿,原因是什么? 。同時一般選擇菌落數為 的平板進行計數結果更準確,這種統(tǒng)計菌落數目的方法被稱為 。
(4)在分解尿素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中一般都應設置對照組,使實驗更有說服力。若牛肉膏培養(yǎng)基的菌落數目 選擇培養(yǎng)基的數目,說明選擇培養(yǎng)基已篩選出一些菌落。
(5)而尿素分解細菌能分解尿素的直接原因是它們能合成 ,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 指示劑,培養(yǎng)某種細菌后,若指示劑變紅,我們就可以初步鑒定該種細菌能夠分解尿素。
(6)有機農藥苯磺。)是一種除草劑,長期使用會污染環(huán)境。研究發(fā)現(xiàn),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為從土壤中分離獲得分解苯磺隆的菌落,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培養(yǎng)基,其成分能滿足分解苯磺隆細菌的營養(yǎng)需要,如下表:
成分 | 無機鹽 | 葡萄糖 | 苯磺隆 | 瓊脂 | 水 |
培養(yǎng)基 | + | — | + | — | + |
①土壤中存在能分解苯磺隆的細菌,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這是 結果。
②據表判斷,該培養(yǎng)基 (能/不能)用于分離出分解苯磺隆的菌落,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