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分)如圖為一定時間內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幾個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根據曲線寫出這三個種群構成的食物鏈:

(2)種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圖中的哪一點?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

。

(3)種群丙在A、B、C、D四個時期中種內斗爭最激烈的是________期。

(4)如果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一個種群為鳥類,則調查該種群數(shù)量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影響種群數(shù)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表是某興趣小組同學用蓮種子所做的探究實驗(其他條件適宜且相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IIIIIIIVV
處理方式破殼處理破殼處理不破殼處理破殼處理不破殼處理
水分條件干燥充足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水分
光照條件自然光照自然光照自然光照遮光遮光
實驗結果種子不萌發(fā)大部分種子萌發(fā)種子不萌發(fā)大部分種子萌發(fā)種子不萌發(fā)
A.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光照、破殼處理和水分對蓮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B.I組和IV組對照可以說明種子萌發(fā)不需要光照
C.I組和II組對照可以說明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
D.實驗結果說明蓮種子萌發(fā)需要水分和破殼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運用學過的知識,回答有關現(xiàn)代技術實踐的問題:
(1)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現(xiàn)葡萄酒變酸,表面觀察到菌膜,造成此現(xiàn)象的生物是醋酸菌.腐乳外部有一層致密的“皮”,這是毛霉的匍匐菌絲形成的.制作泡菜時,有時壇內會長一層白膜,這是酵母菌繁殖形成的.
(2)培養(yǎng)基配制和滅菌時,滅菌與調節(jié)pH的先后順序是先調PH值后滅菌;一般對配制的培養(yǎng)基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
(3)提取洋蔥DNA時,要在切碎的洋蔥中加入一定的洗滌劑和食鹽,并進行充分地攪拌和研磨,待過濾后再收集研磨液.
(4)下圖為花粉植株的培育途徑

為了挑選到單核期的花藥,通常選擇完全未開放的的月季花蕾.選擇花藥時一般通過鏡檢確定花粉發(fā)育時期,此時需要對花粉細胞核進行染色.圖中通過花藥培養(yǎng)產生花粉植株,有兩種途徑,這兩種途徑之間沒有并沒有絕對的界限,主要取決于培養(yǎng)基中激素的種類及其濃度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S”型曲線的敘述,與事實不相符合的是( 。
A.x軸為時間,y軸為某海洋魚類種群數(shù)目,a點增長速率最快,可以開始進行漁業(yè)捕撈
B.x軸為光照強度,y軸為某綠色植物實際光合作用強度,在b點適當提高溫度,K值可能增大
C.x軸為氧氣濃度,y軸為小麥根細胞吸收K+的速率,b點限制因素是載體數(shù)量而不是能量,因此在b點中耕松土,K值不變
D.x軸為溫度,y軸為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速率,則c點對應的溫度為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且隨后曲線會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高三10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植物細胞的邊界是細胞壁,動物細胞的邊界是細胞膜

B.生物膜系統(tǒng)把細胞內分成若干個獨立的小室,但它們在行使功能時卻有聯(lián)系

C.葉綠體是雙層膜結構,其內消耗的ATP全部來自光反應

D.當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相等時,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不發(fā)生滲透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預測某地區(qū)人口未來發(fā)展趨勢的主要依據是

A.人口數(shù)量 B.人口密度 C.性別比例 D.年齡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機構對某區(qū)域的一種田鼠進行了調查,所調查樣方的總面積為2 hm2(1 hm2=10 000 m2)。統(tǒng)計所捕獲的鼠數(shù)量、性別等,進行標記后放歸;3日后進行重捕與調查。所得到的調查數(shù)據如下表,以下某同學對數(shù)據的分析結果,你認為正確的是

捕獲數(shù)/只

標記數(shù)/只

雌性個體數(shù)

雄性個體數(shù)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A.此調查方法可以用來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物種的豐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過一次后更難捕捉,統(tǒng)計的種群密度比實際低

C.綜合兩次捕獲情況,該田鼠種群的性別比例(♀/♂)約為7∶2

D.該地區(qū)田鼠的平均種群密度約為125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玉溪市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產生動作電位時

A.Na+通道開放,Na+進入細胞 B.Na+通道開放,Na+運出細胞外

C.K+通道開放,K+進入細胞 D.Na+通道關閉,K+運出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大量苯丙氨酸轉變成苯丙酮酸時,人體患苯丙酮尿癥.請回答:

(1)據圖苯丙酮尿癥患者是由于基因1(填數(shù)字)發(fā)生突變所致,圖示過程說明了基因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假設正常的酶①由500個氨基酸組成,直接指導該蛋白質合成的模板至少由1500個核苷酸組成(不考慮終止密碼),參與合成過程的tRNA最多有61種.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核糖體從起始密碼子到達終止密碼子約需5秒,實際上合成120個酶①分子所需的時間僅為1分鐘,其原因是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個酶①分子的合成.
(3)對某苯丙酮尿癥患者的酶①氨基酸測序發(fā)現(xiàn):與正常的酶①(由500個氨基酸組成)相比,少了50個氨基酸,但第1號到第300號氨基酸相同.該患者的基因1與正常人的基因1相比,發(fā)生了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其他苯丙酮尿癥患者的基因1是否都一定與此患者完全相同?否(選擇是或否),體現(xiàn)了基因突變的不定向.
(4)自然條件下基因突變的頻率非常低.這是因為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嚴格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復制的準確無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