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染色體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達水平,是有利變異
B.染色體缺失有利于隱性基因表達,可提高個體的生存能力
C.染色體易位不改變基因數(shù)量,對個體性狀不會產生影響
D.通過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可克服遠緣雜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類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各種膜的組成成分含量,該圖不能說明的是
A.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質
B.膜中脂質和蛋白質含量的變化與膜的功能有關
C.膜的功能越簡單,所含蛋白質的數(shù)量越少
D.蛋白質在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京市高三上學期9月學情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1表示酶促反應速率與溫度的關系,圖2中的實線表示溫度為a時的生成物量與時間的關系。則當溫度為2a時生成物量與時間關系對應的曲線是
A.曲線1 B.曲線2 C.曲線3 D.曲線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診斷可以預測某夫婦的子女患甲種病的概率為a,患乙種病的概率為b.該夫婦生育的孩子僅患一種病的概率是( )
①1-a×b-(1-a)(1-b)
②ab
③(1-a)(1-b)
④(1-a)b+(1-b)a
⑤1-(1-a)(1-b)
A.①③⑤ B.①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醫(yī)院對新生兒感染的細菌進行了耐藥性實驗,結果顯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藥性。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孕婦食用了殘留抗生素的食品,導致其體內大多數(shù)細菌突變
B.即使孕婦和新生兒未接觸過抗生素,感染的細菌也有可能是耐藥菌
C.新生兒體內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藥性
D.新生兒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疫苗,導致耐藥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與生物學史實相符的是( )
A.孟德爾用山柳菊為實驗材料,驗證了基因的分離及自由組合規(guī)律
B.范•海爾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實驗,認為植物生長的養(yǎng)料來自土壤、水和空氣
C.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D.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證明了DNA的半保留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高三上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甲同學用某濃度KN03溶液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所測得的數(shù)據,下圖為乙同學用另一濃度的KN03溶液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所繪制的曲線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2分鐘 | 4分鐘 | 6分鐘 | 8分鐘 | 10分鐘 |
原生質體相對大小 | 90% | 60% | 30% | 30% | 30% |
A.乙同學在實驗進行到T2時觀察不到質壁分離現(xiàn)象,此時細胞液濃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濃度
B.乙同學在實驗進行到T1時可觀察到質壁分離現(xiàn)象,此時細胞液濃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濃度
C.甲同學實驗進行到8分鐘時質壁分離達到平衡,滴加清水后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D.甲同學所用溶液濃度要大于乙同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者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將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轉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種的染色體上,并得到如圖所示的三種類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若自交產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為75%,則目的基因的整合位點屬于圖中的Ⅲ類型
B.Ⅰ和Ⅱ雜交產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為100%
C.Ⅱ和Ⅲ雜交產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為7/8
D.Ⅰ和Ⅲ雜交產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高二上入學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既改變基因的質,又改變基因的量,既能產生新基因,又能產生新基因型
B.基因上堿基對的改變不一定引起遺傳性狀的改變
C.非同源染色體某片段的移接只能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中
D.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的基因,但肯定會產生新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