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稻葉肉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糖類中的氧元素和通過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產(chǎn)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別來自(  )
A.CO2、丙酮酸和H2OB.H2O、丙酮酸和H2OC.CO2、丙酮酸和O2D.O2、丙酮酸和H2O

分析 1、光合作用的階段:
(1)光反應階段:場所是類囊體薄膜
a.水的光解:2H2$\stackrel{光能、色素}{→}$4[H]+O2
b.ATP的生成:ADP+Pi$\stackrel{酶}{→}$ATP
(2)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基質(zhì)
a.CO2的固定:CO2 +C $\stackrel{酶}{→}$2C3
b.CO2的還原:2C3 $\stackrel{酶}{→}$(CH2O)+C5 +H2O
2、呼吸作用的過程:
(1)有氧呼吸的過程:
①C6H12O6$\stackrel{酶}{→}$2丙酮酸+4[H]+能量        (細胞質(zhì)基質(zhì))
②2丙酮酸+6H2O$\stackrel{酶}{→}$6CO2+20[H]+能量     (線粒體基質(zhì))
③24[H]+6O2$\stackrel{酶}{→}$12H2O+能量             (線粒體內(nèi)膜)
(2)無氧呼吸的過程:
①C6H12O6$\stackrel{酶}{→}$2丙酮酸+4[H]+能量        (細胞質(zhì)基質(zhì))
②2丙酮酸$\stackrel{酶}{→}$2酒精+2CO2               (細胞質(zhì)基質(zhì))
或C6H12O6$\stackrel{酶}{→}$2乳酸+能量                (細胞質(zhì)基質(zhì))

解答 解:根據(jù)光合作用過程可知,水稻葉肉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糖類中的氧元素都來自CO2;
根據(jù)呼吸作用過程可知,通過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產(chǎn)生的CO2中的氧元素來自丙酮酸和H2O.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圖是原來置于黑暗環(huán)境中的綠色植物曝于不同光強度下后.根據(jù)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B點表示光補償點,D點表示光飽和點
B.在C點時,葉肉細胞產(chǎn)生ATP的細胞器有細胞溶膠、線粒體、葉綠體
C.若將植物從D條件移動到B條件時,RuBP的含量將增加
D.若將環(huán)境CO2濃度提高,則B點將向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細胞是多種化合物以一定的比例構成的生命系統(tǒng).下列是關于細胞中化合物的問題,請回答:
(1)細胞中的水有自由水、結合水兩種存在形式.涼曬后的種子可以延長儲存的時間,這主要是因為減少了其中的自由水含量,從而降低了種子的新陳代謝水平.
(2)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
(3)蛋白質(zhì)因為氨基酸序列千變?nèi)f化,空間結構千差萬別,因而種類多種多樣.因為蛋白質(zhì)在細胞中承擔的功能也多種多樣,所以被稱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4)細胞中很多種物質(zhì)都可以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其中細胞內(nèi)主要的能源物質(zhì)是糖類,良好的儲能物質(zhì)是脂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變異的利與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決定的
B.突變和基因重組使種群產(chǎn)生不定向的變異,因而造成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C.經(jīng)過長期的地理隔離后出現(xiàn)生殖隔離,是導致新物種形成的常見方式
D.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環(huán)境的共同進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下列是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問題.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某植物種子在水中浸泡,然后按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實驗開始時X液面位置與 Y液面位置調(diào)至同一水平.下表記錄了實驗過程中每小時的液面變化情況
實驗前浸泡種子的目的是讓種子細胞增加自由 水,使其代謝增強:裝置中X液面逐漸上升到哦原因是種子有氧呼吸消耗O2;實驗5至7小時之間,種子細胞的呼吸方式有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為確保實驗結果只是由裝置中種子的生理活動引起的,需設置另一個相同裝置,該裝置除試管內(nèi)金屬網(wǎng)上需要放等量、煮熟(或死亡)的同種種子外,其他條件相同.
(2)研究人員利用密閉玻璃容器探究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下列是在溫度適宜恒定、CO2濃度為0.03%的條件下測得的相關曲線.

得到該曲線的實驗中,給植株光照時間共有14h,其中有光照且光照強度一定保持不變的時間段有AB和CD(用字母回答),EF段的限制因素最可能為二氧化碳濃度.當圖中S1、S2和S3的面積關系為S2>S1+S3時,說明實驗結束后植株的干重增加了.
(3)土壤中鎂含量減少會導致作物產(chǎn)童下降,原因是鎂含量減少使葉綠素的合成減少,從而使光合作用減弱.
(4)為了延長作物生長后期葉片的壽命,可向葉面噴灑的植物激素是細胞分裂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磁湖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其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B.磁湖里草履蟲、變形蟲等單細胞生物只能屬于細胞層次
C.磁湖所有的武昌魚屬于種群,磁湖所有的魚屬于群落
D.磁湖周圍的柿樹樟樹具有生命系統(tǒng)所有的結構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酵母菌細胞呼吸場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質(zhì)基質(zhì)是有氧呼吸進行所需要的場所
B.細胞質(zhì)基質(zhì)是無氧呼吸進行所需要的場所
C.線粒體是有氧呼吸進行所需要的場所
D.線粒體是無氧呼吸進行所需要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甲是細菌細胞模式圖,乙是動物細胞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內(nèi)填圖中編號,橫線上填文字):

(1)圖甲細胞與圖乙細胞相比,其結構上的最主要區(qū)別是圖甲細胞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它們都具有的細胞器是[⑧].
(2)圖乙細胞中參與構成生物膜系統(tǒng)的細胞器有[②③⑤],如果將圖乙改為高等植物細胞模式圖,則必須去除的結構是[⑦].
(3)圖乙細胞中②結構中通過內(nèi)膜向腔內(nèi)折疊形成嵴的方式增大膜面積,該細胞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衡陽八中高一上理實驗班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結合下列曲線,分析有關無機物在生物體內(nèi)含量的說法,錯誤的是

A.曲線①可表示人一生中體內(nèi)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隨年齡變化的曲線

B.曲線②可以表示細胞呼吸速率隨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的變化

C.曲線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鮮的玉米種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過程中,其內(nèi)無機鹽的相對含量變化

D.曲線①可以表示人從幼年到成年,體內(nèi)水相對含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