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興趣小組同學設計實驗對過量使用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進行驗證.
實驗材料:健康小鼠若干只、生長激素溶液、胰島素溶液、生理鹽水、血糖含量檢測儀、注射器等.
(1)分析變量:自變量是
 
;檢測指標是血糖含量.
(2)實驗步驟:
①將生理狀況相似的健康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編號為甲、乙,同時
 
,檢測其血糖含量并作記錄,作為初次測量值.
②甲組小鼠注射過量的生長激素,乙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③一段時間后,檢測兩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與
 
進行比較.
④預期結(jié)果(請在坐標圖中繪出兩組可能出現(xiàn)的結(jié)果).
⑤為探究生長激素的確是通過降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高血糖,請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構建實驗思路進行二次實驗
 
考點:動物激素的調(diào)節(jié)
專題:
分析:本題是通過實驗驗證過量使用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由實驗可知實驗的自變量是否注射過量的過量的生長激素,因變量是血糖濃度的變化,其他變量屬于無關變量,根據(jù)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完善實驗步驟分析實驗結(jié)果并獲取結(jié)論.
解答: 解:(1)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過量使用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因此實驗的自變量是否注射過量的過量的生長激素,因變量是血糖濃度的變化.
(2)實驗的原理是過量的生長激素可降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因此胰島素的產(chǎn)生量減少,血糖濃度降低的效果減弱,根據(jù)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的原則,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生理狀況相似的健康小鼠隨機均分為兩組,編號為甲、乙,同時給兩組小鼠口服大量且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檢測其血糖含量并作記錄,作為初次測量值.
②甲組小鼠注射過量的生長激素,乙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鹽水.
③一段時間后,檢測兩組小鼠的血糖含量并與初次測量值進行比較分析.
④預期結(jié)果,給兩組小鼠口服大量且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后測得兩組小鼠血糖濃度較高且相近,甲組小鼠注射過量的生長激素,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產(chǎn)生量減少,血糖濃度降低的效果速度減慢,對照組沒有注射過量的生長激素,胰島B細胞敏感,產(chǎn)生的生長素多,血糖降低的速度快.
⑤為了證明甲組小鼠的高血糖確實是由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可以再給甲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溶液,如果發(fā)現(xiàn)小鼠的血糖含量很快會降低,則說明生長激素的確是通過降低胰島B(β)細胞的敏感度,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高血糖.
故答案為:
(1)過量的生長激素   
(2)①給兩組小鼠口服大量的葡萄糖溶液     
③初次測量值
④如右圖所示
⑤再給甲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溶液,發(fā)現(xiàn)小鼠的血糖含量很快會降低
點評:對于實驗變量的分析和控制及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的理解應用、對實驗結(jié)果的預期和處理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ATP、RNA、質(zhì)粒和線粒體中均含有核糖
B、所有糖類都是生物體的主要能源物質(zhì)
C、癌細胞代謝旺盛的原因是細胞膜上糖蛋白數(shù)量較多
D、葡萄糖是構成麥芽糖、纖維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淋巴因子在人體免疫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淋巴因子可使靶細胞裂解死亡
B、淋巴因子可以參與體液免疫
C、淋巴因子主要通過加強抗體的作用來發(fā)揮免疫效應
D、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時,記憶細胞會立即分泌大量的淋巴因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羊的毛色中,白色和黑色是一對相對性狀.觀察圖中羊的毛色圖解,據(jù)圖回答問題.
(1)羊的毛色顯性性狀是
 
色.
(2)白毛羊與白毛羊(Ⅱ4號羊和Ⅱ5號羊)通過有性生殖產(chǎn)生的后代中出現(xiàn)了黑毛羊,這種現(xiàn)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3)假設控制毛色的一對基因是A、a,寫出圖中Ⅰ2號羊的基因型
 
,和Ⅲ7號羊的基因型
 

(4)假設Ⅱ3號黑色羊和Ⅱ5號白色羊雜交產(chǎn)生后代,那么后代中可能出現(xiàn)的基因型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大學植物生理學專業(yè)的學生為探究KNO3對小麥成熟葉片光合速率的影響,稱取8g小麥成熟葉片,均分為兩份,分別做如下實驗.(實驗中使用氧電極測量溶液中O2變化的速率)
實驗一:采用差速離心法將一份葉片制備為葉綠體沉淀液,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在適宜光照、20℃恒溫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O2釋放速率.
實驗二:將另一份葉片切成約1.0mm×1.0mm小塊,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中,在適宜光照、20℃恒溫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O2釋放速率.
實驗結(jié)果如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實驗的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隨著KNO3溶液濃度的升高,葉綠體、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均
 
,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
 
增加導致的.
(2)在相同KNO3溶液濃度下,葉切片的O2釋放速率
 
(大于/小于/等于)葉綠體的O2釋放速率.原因可能是葉切片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O2一部分被
 

(3)為探究第(2)題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確,設計以下實驗方案,請補充.
稱取
 
g小麥幼苗葉片,切成約1.0mm x l.Omm小塊,均分為4組,分別置于
 
mol?L-1的KN03溶液中,在
 
條件下,分別用氧電極測定其02消耗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黑腹果蠅的翅型有很多種,實驗常用的有長翅、小翅和殘翅,其中長翅(翅較長)為野生型,小翅(翅較短)和殘翅(幾乎沒有翅)均為突變型,且對長翅均為隱性.現(xiàn)用純種小翅果蠅和純種殘翅果蠅進行如下雜交實驗.

(1)由雜交一可知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對同染色體上,翅型的遺傳符合
 
定律.由上述雜交結(jié)果推測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
(2)分析可知,雜交二F2中殘翅雄蠅的基因型有
 
種,F(xiàn)1雌蠅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3)判斷果蠅控制某個性狀的基因是否純合通?刹捎
 
的方法,但此方法不能確定雜交二F2中殘翅雌蠅的小翅基因是否純合.科研人員在進行雜交二實驗時,選擇了同一條染色體上存在小翅基因和
 
(填“直剛毛G”或“卷剛毛g”)基因的雌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假設兩對基因不發(fā)生交換).若F2中殘翅雌蠅的剛毛性狀表現(xiàn)為
 
,則該果蠅的小翅基因一定純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是某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定量分析圖解(Ⅰ、Ⅱ、Ⅲ代表三個營養(yǎng)級,能量單位為百萬千焦);圖2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內(nèi)容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在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著物質(zhì)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
 
過程.
(2)圖1中未標記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應為
 
百萬千焦.圖2若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網(wǎng),則應做怎樣的改動
 

(3)從能量流動角度分析,田間除草和殺蟲的目是
 

(4)發(fā)展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所體現(xiàn)的最主要的生態(tài)學的基本原理是
 

(5)農(nóng)田被棄耕一段時間后演替為灌木林,其演替類型屬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將有關胡蘿卜素合成酶的基因?qū)胨炯毎,并誘導它們在水稻細胞中表達,催化水稻中的雙香葉素-二磷酸轉(zhuǎn)化成β-胡蘿卜素,使水稻呈現(xiàn)金黃色,稱為“黃金大米”.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該轉(zhuǎn)基因過程中的目的基因是
 

(2)通過PCR技術可擴增目的基因,此過程需要加熱,其目的是
 
,所以此過程所用的DNA聚合酶必須能
 

(3)基因工程的核心是
 
.一個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還必須有
 
、
 
以及
 

(4)若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導入水稻細胞中,可采用
 
技術.若要檢測目的基因在水稻細胞中是否成功表達,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表中為人體四種細胞某些基因表達的結(jié)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細胞名稱 肝細胞 幼嫩紅細胞 造血干細胞 漿細胞
mRNA mRNA1 mRNA2 mRNA3 mRNA4
蛋白質(zhì) 血漿蛋白 血紅蛋白 呼吸酶 免疫球蛋白
A、與上述四種蛋白質(zhì)的合成與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
B、四種蛋白質(zhì)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是它們的氨基酸組成不同
C、四種細胞的全能性有差異,如幼嫩紅細胞的全能性大于造血干細胞
D、四種細胞轉(zhuǎn)錄的mRNA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如mRNA3在其它細胞中也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