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白粉菌和條銹菌分別導致小麥感白粉病和條銹病,引起減產(chǎn).采用適宜播種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麥A、B兩品種在不同播種方式下的試驗結(jié)果.
 試驗編號 播種方式 植株密度(×106株/公頃) 白粉病感染程度 條銹病感染程度單位面積產(chǎn)量 
 A品種 B品種
 單播 4 0-++++
 單播 2 0-+++
 混播 2 2+++++
 單播 0 4+++-+
 單播 0 2++-++
注:“+”的數(shù)目表示感染程度或產(chǎn)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據(jù)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是A,判斷依據(jù)是Ⅰ、Ⅱ組小麥未感染白粉。
(2)設(shè)計Ⅳ、Ⅴ兩組試驗,可探究植株密度對B品種小麥感病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
(3)Ⅰ、Ⅲ、Ⅳ三組相比,第Ⅲ組產(chǎn)量最高,原因是混播后小麥感病程度下降.
(4)小麥抗條銹病性狀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狀由基因R/r控制,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以A、B品種的植株為親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單株自交,收獲籽粒分別播種于不同處理的試驗小區(qū)中,統(tǒng)計各區(qū)F3中的無病植株比例,結(jié)果如下表.
   試驗處理
F3無病植株的比例(%)
F2植株
 無菌水以條銹菌進行感染  以白粉菌進行感染 以條銹菌+白粉菌進行雙感染
 甲 100 25 0 0
 乙 100 100 75 75
 丙 100 25??
據(jù)表推測,甲的基因型是Ttrr,乙的基因型是ttRr,雙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無病植株的比例為$\frac{3}{16}$.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混播時,單位面積產(chǎn)量最高.由于Ⅰ、Ⅱ組小麥單播時,未感染白粉病,說明Ⅰ、Ⅱ組小麥為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由于Ⅳ、Ⅴ組小麥單播時,未感染條銹病,說明Ⅳ、Ⅴ組小麥為抗條銹病的小麥品種.

解答 解:(1)根據(jù)Ⅰ、Ⅱ組小麥單播時未感染白粉病,可判斷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是A.
(2)設(shè)計Ⅳ、Ⅴ兩組試驗,其自變量為植株密度,所以可探究植株密度對B品種小麥感病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
(3)Ⅰ、Ⅲ、Ⅳ三組相比,第Ⅲ組產(chǎn)量最高,原因是混播后小麥感病程度明顯下降.
(4)小麥抗條銹病性狀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狀由基因R/r控制,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根據(jù)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甲的后代以條銹菌進行感染,無病植株比例為25%,以白粉菌進行感染,無病植株比例為0,所以甲的基因型是Ttrr.乙的后代以條銹菌進行感染,無病植株比例為100%,以白粉菌進行感染,無病植株比例為75%,所以乙的基因型是ttRr.雙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無病植株的比例為$\frac{1}{4}×\frac{3}{4}$=$\frac{3}{16}$.
故答案為:
(1)AⅠ、Ⅱ組小麥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對B品種小麥感病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
(3)混播后小麥感病程度下降
(4)Ttrr   ttRr   $\frac{3}{16}$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相關(guān)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反應屬于放能反應的是( 。
A.葡萄糖+6O2→6CO2+6H2OB.6CO2+12H2O→葡萄糖+6O2+6H2O
C.ADP+Pi→ATPD.葡萄糖+果糖→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為細胞膜結(jié)構(gòu)示意圖,A、B表示細胞膜的兩側(cè).
請回答問題([.]內(nèi)填序號,. 上填名稱,序號與名稱全對才給分,以下相同):
(1)流動鑲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圖中的[1]脂雙層,由它組成的膜稱為單位膜.
(2)人體器官移植時,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異,引起這種反應與圖中[2]糖蛋白具有識別功能有關(guān).
(3)線粒體雙層膜的結(jié)構(gòu)及化學成分與細胞膜類似,但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圖中3的含量遠遠高于細胞膜,因為線粒體是細胞呼吸和能量代謝的中心,完成這一過程需要膜上的多種酶的參與.
(4)若該圖表示為人的紅細胞膜,則與血漿接觸的一側(cè)為A(A、B)側(cè).K+通過紅細胞膜的方式是主動轉(zhuǎn)運,這種方式需要圖中[]3蛋白質(zhì)作為載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孟德爾進行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具有1:1:1:1比例關(guān)系的是( 。
①雜種自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②雜種產(chǎn)生配子類型的比例; 
③雜種測交后代的表現(xiàn)型比例;
④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雜種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已知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雞的有羽毛顏色,BB為黑羽,bb為白羽,Bb為藍羽;另一對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雞的小腿長度,CLC為短腿,但CLCL胚胎致死.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一只黑羽短腿雞與一只白羽短腿雞交配,獲得F1
(1)F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藍羽短腿:藍羽正常=2:1.若讓F1中兩只藍羽短腿交配,F(xiàn)2中出現(xiàn)6種不同表現(xiàn)型,其中藍羽短腿雞所占比例為$\frac{1}{3}$.
(2)從交配結(jié)果可判斷CL和C的顯隱性關(guān)系,在決定小腿長度性狀上,CL是顯性;在控制致死效應上,CL是隱性.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無色前體物質(zhì)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員對B和b基因進行測序并比較,發(fā)現(xiàn)b基因的編碼序列缺失一個堿基對.據(jù)此推測,b基因翻譯時,可能出現(xiàn)提前終止或從缺失部位以后翻譯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變化,導致無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雞(ZW型性別決定)中,有人發(fā)現(xiàn)少數(shù)雌雞的卵細胞不與精子結(jié)合,而與某一極體結(jié)合形成二倍體,并能發(fā)育成正常個體(注:WW胚胎致死).這種情況下,后代總是雄性,其原因是卵細胞只與次級卵母細胞的極體結(jié)合,產(chǎn)生的ZZ為雄性,WW胚胎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guān)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固定化酶的主要目的是實現(xiàn)酶的重復利用
B.溶解氧交換受阻是固定化酶應用的重要限制因素
C.固定化細胞用于生產(chǎn)能分泌到細胞外的產(chǎn)物
D.凝膠與被包埋細胞之間不是通過共價鍵結(jié)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表示利用溶液培養(yǎng)法栽培某植物的簡圖,圖乙表示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若用放射性32P標記培養(yǎng)液中的KH2PO4,則一段時間后在葉肉細胞中能夠檢測到放射性的結(jié)構(gòu)或物質(zhì)有 。(從下列選項中選擇,用序號表示)

A.核糖核酸

B.脂肪

C.ATP

D.高爾基體

E.核糖

(2)若甲裝置不通氣,則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葉片發(fā)黃(此時培養(yǎng)液中不缺Mg2+)。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正常通氣狀況下,當植物缺乏Mg2+時,圖乙中曲線b點位置應 (填“左移”、“右移”或“不變”)。

(3)在曲線a點,該植物葉肉細胞中能夠產(chǎn)生ATP的部位是

(4)已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乙圖曲線表示該植物在25℃時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guān)系。若將溫度提高到的30℃條件下(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理論上圖中相應點的移動分別是:

a點 (填“上移”、“下移”或“不動”),

b點 (填“左移”、“右移”或“不動”),

d點 (填“上移”、“下移”或“不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水平衡調(diào)節(jié)機理,請據(jù)圖判斷A、B、C依次為

A.抗利尿激素、渴覺中樞、腎小管和集合管 B.渴覺中樞、抗利尿激素、腎小管和集合管

C.抗利尿激素、腎小管、渴覺中樞 D.渴覺中樞、腎小管、抗利尿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實驗小組進行固定化酵母細胞的制備,并進行了游離酵母和固定化酵母發(fā)酵產(chǎn)酒酒精度的比較,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產(chǎn)酒酒精度的比較
時間/d游離酵母固定化酵母
000
21.02.5
42.14.2
63.25.0
83.95.4
104.36.0
124.66.4
(1)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實驗步驟是:酵母細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鈉溶液→海藻酸鈉溶液與酵母細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細胞.
(2)影響實驗成敗的關(guān)鍵步驟是:配制海藻酸鈉溶液.
(3)海藻酸鈉起包埋酵母細胞(或載體)的作用.
(4)該小組將制備好的固定化酵母與游離酵母分別放在一定的相同條件下發(fā)酵,定時記錄發(fā)酵液中酒精度的變化.
①實驗過程中的“在一定的相同條件下發(fā)酵”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pH等,要求條件相同是為了確保單一變量.
②由表格可知,固定化酵母和游離酵母發(fā)酵都能產(chǎn)生酒精,但固定化酵母在發(fā)酵前期的延遲期的時間比游離酵母發(fā)酵前期的延遲期的時間要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