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是赫爾希和蔡斯實驗的過程和結果,下列關于這兩個實驗的分析和結論,不正確的是

A.此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上清液中含有噬菌體蛋白質外殼,沉淀物的主要成分是大腸桿菌菌體

C.①實驗說明噬菌體的標記部分未進入大腸桿菌中

D.②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只將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答案】A

【解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在赫爾希和蔡斯實驗中,S元素標記的是蛋白質,P元素標記的是DNA,蛋白質沒有進入細菌中而DNA進入,說明遺傳物質是DNA。

A、根據(jù)題意分析此實驗只能證明遺傳物質是DNA,A錯誤;

B、上清液主要成分是較輕的噬菌體顆粒、噬菌體外殼和培養(yǎng)基,沉淀物主要是被噬菌體侵染的細菌菌體,B正確;

C、①實驗結果說明,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較高,說明標記物沒有進入細菌,C正確;

D、噬菌體只將其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這樣DNA和蛋白質就自然的分開了,D正確;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演繹推理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A.孟德爾的雜交實驗中, 的表現(xiàn)型否定了融合遺傳,也證實了基因的分離定律

B.孟德爾雜交實驗 3:1 性狀分離比的得出不一定依賴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C.控制果蠅白眼的基因在 X 染色體上, Y 染色體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屬于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的假說內容

D.基因在染色體上這一結論是由薩頓采用假說演繹的方法通過對蝗蟲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研究而提出,并由摩爾根通過果蠅雜交實驗得以驗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動物體內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則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上述①②③細胞中染色體與DNA比例為12

B.細胞①②③⑤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中均有同源染色體

C.上圖中表示有絲分裂的細胞及分裂的順序是③→②→①

D.細胞分裂前,細胞中染色體與DNA分子數(shù)目比例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如表示用0.3g . mL-1蔗糖溶液短時處理后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該細胞在滴加清水后將

A.失水B.吸水C.破裂D.皺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植物某個葉肉細胞代謝的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魯賓和卡爾文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②過程釋放的氧氣來自水

B.當②過程產(chǎn)生氧氣的速率和⑨過程中消耗氧氣的速率相等時,說明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紅光條件下類胡蘿卜素可通過②過程將光能轉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D.③過程所需的還原劑氫不可能來自于⑧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反射弧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處進行電刺激,則A處將會出現(xiàn)反應

B.處進行電刺激,能引起C處釋放神經(jīng)遞質

C.處進行電刺激,則該處膜內電位將由負電位變?yōu)檎娢?/span>

D.處進行電刺激,則在E處能測到膜電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幾種細胞結構,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合成分泌蛋白時,甲將蛋白質運入內質網(wǎng)中進一步加工

B.乙中的基粒由類囊體堆疊形成,其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

C.丙的內膜彎曲折疊增大膜面積,可以附著更多的催化細胞呼吸的酶

D.丁中的水解酶催化相關物質分解獲得的產(chǎn)物,若對細胞有利,則可以被細胞再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某農田中引入鴨子后,鴨子與蝗蟲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關系,某生物興趣小組構建如圖所示模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物理模型反映了鴨子與蝗蟲之間存在著反饋調節(jié)

B.由圖可知,引入鴨子后,該農田中蝗蟲種群的K值為N3

C.鴨子種群數(shù)量在a→b→c的變化過程中,其增長率大于O

D.蝗蟲種群數(shù)量在b→c→d的變化是由其死亡率升高導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以反饋調節(jié)的方式保持血糖平衡的模式圖(虛線表示神經(jīng)調節(jié))。AE表示組織器官,a~d表示分泌物。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A.C為腎上腺,物質b與物質c是協(xié)同作用

B.D是胰島,d為胰島素

C.C分泌的物質能升高血糖,c能促進E內有機物水解

D.A能通過分泌激素直接參與調節(jié)血糖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