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己經滅絕的野生動物有( )

A.大熊貓、人參 B.野馬、白鰭豚

C.野胳駝、銀杉 D.新疆虎、野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西省高二上開學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和性狀三者關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蛋白質的結構不能直接影響性狀

B.生物體的性狀主要由基因控制,也受環(huán)境的影響

C.基因結構的改變一定導致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的改變,進而導致生物性狀的改變

D.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直接影響生物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高二上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線粒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外膜的面積比內膜的大

B.外膜蛋白質與脂質的比例高于內膜

C.既能產生水,也要消耗水

D.含有DNA,不含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多選)下面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各營養(yǎng)級的生物都以兩種呼吸方式將碳返回無機環(huán)境中

B.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比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高

C.食物鏈中生物種類的增加一定會導致生態(tài)系統(tǒng)總能量利用效率的降低

D.生產者和消費者是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存在所必不可少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用甲代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產者,丙代表消費者,丁代表分解者。則甲、乙、丙、丁在碳循環(huán)中的關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個完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 )

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B.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C.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

D.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無機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貴州省高二上入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葉綠體可以進行二氧化碳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B.證明光合作用所釋放的氧氣來自水,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C.光合作用利用的光,一般情況下都是可見光

D.提取色素時,應該在研磨葉片前加入碳酸鈣,防止色素被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觀賞植物的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分別用A、a,B、b表示),且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純合的藍色品種與純合的鮮紅色品種雜交,F(xiàn)1為藍色,F(xiàn)1自交,F(xiàn)2為9藍:6紫:1鮮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親本中藍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B.F2中藍花植株包含4種基因型,比例為1 : 1 : 1 : 1

C.F2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3/16

D.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fā)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見下圖)。如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xiàn)為紅色性狀。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

A.減數(shù)分裂時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yōu)锽

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C.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自由組合

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3與4自由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