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小組分別對綠藻與顫藻進行了單獨的實驗測試;兩種藻類對N、P的吸收量及pH>8時,兩種藻類體內藻毒素含量,測試數(shù)據(jù)見下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綠藻和顫藻都是光能自養(yǎng)型生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
B. 該實驗中綠藻和顫藻屬于競爭關系
C. 治理P元素含量過多的堿性水體,最好選用綠藻
D. 治理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只要考慮利用綠藻和顫藻吸收掉水體中的N、P元素即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高三下學期六調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小組從牛的瘤胃中采集樣本,進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離與計數(shù)。實驗基本步驟如下: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__________,因此,配制培養(yǎng)基時以尿素作為唯一氮源,尿素會被分解成_________使培養(yǎng)基的堿性增強。
(2)配制培養(yǎng)基時,需添加瓊脂,瓊脂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培養(yǎng)基中添加___________作為指示劑,可使目標菌落的周圍產生紅色環(huán)帶。
(3)對尿素溶液進行滅菌的最適方法是___________滅菌。
A.高壓蒸汽 B.干熱 C.添加抗生素 D.過濾 E.紫外線照射 F.70﹪酒精浸泡
(4)該小組在接種前,隨機取若干滅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養(yǎng)了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將1mL瘤胃樣液稀釋1000倍,在3個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yǎng)后,3個平板的菌落數(shù)分別為49、47和45。據(jù)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樣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數(shù)為__________,理論上,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往往_____(低、等、高)于接種的實際活菌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蚌埠市高三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查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鳥(2N=80)的羽毛顏色由三種位于Z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如下圖所示),D+控制灰紅色,D控制藍色,d控制巧克力色,D+對D和d為顯性,D對d為顯性。在不考慮基因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有關推論正確的是
A. 灰紅色雄鳥的基因型有2種
B. 藍色個體間交配,F(xiàn)1中雌性個體都呈藍色
C. 灰紅色雌鳥與藍色雄鳥交配,F(xiàn)1中出現(xiàn)灰紅色個體的概率是1/2
D. 繪制該種鳥的基因組圖至少需要對42條染色體上的基因測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蕪湖市高三5月教學質量檢測(高考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科研小組自制兩種大蒜搗取液,探究它對餐具上細菌的殺滅效果,具體過程如下,請完善相關步驟:
(1)制作提取液:做法見下表
表中A組無菌水需加入_____________ml
(2)取樣:
①取污染程度一致的餐具若干,隨機等分為甲、乙、丙三組。
②將經過滅菌處理的濾紙,貼在甲組餐具表面1min,再將該濾紙放入50ml無菌水中,充分振蕩后制成細菌原液1;
③將乙、丙兩組的餐具分別浸泡在等量的A組和B組提取液中后取出用無菌水的緩水流沖洗10s;
④將經過滅菌處理的濾紙,分別貼在浸泡后的乙、丙兩組餐具表面各lmin,再將濾紙分別放入兩瓶50ml無菌水中,充分振蕩后制成細菌原液2、細菌原液3。
(3)培養(yǎng)和計數(shù):采用_____________法分離三種原液中的細菌,且每個濃度至少涂布__________個平板。制成的平板放在37℃培養(yǎng)48h,取出計數(shù)。
(4)本實驗需另設一組,用等量無菌水涂布在___________平板上,目的是___________。
(5)現(xiàn)察記錄:在下面空白處,設計A組大蒜提取液處理前后,細菌原液經適當稀釋后的菌落數(shù)觀察記錄表。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蕪湖市高三5月教學質量檢測(高考模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和細胞中化合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細胞是真核細胞的代謝中心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B. 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分子
C. 組成細胞壁的纖維素和果膠屬于細胞骨架
D. 生物膜上的蛋白質有運輸物質、催化反應等多種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天津市高三畢業(yè)班聯(lián)考(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在胚胎工程中,通常選取原腸胚的滋養(yǎng)層細胞做DNA分析進行性別鑒定
B. 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定期更換培養(yǎng)液的目的是防止雜菌污染
C. 外源DNA需位于重組質粒的啟動子和終止子之間才可能表達
D. 只要改變目的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就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家蠶細胞具有高效表達外源基因的能力,科學家將人干擾素基因導入家蠶細胞并大規(guī)模培養(yǎng),可以提取干擾素用于制藥。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進行轉基因操作前,需用_________酶短時處理幼蠶組織,以便獲得單個細胞。在培養(yǎng)動物細胞時,培養(yǎng)液中需要通入CO2,作用是_________。
(2)為使干擾素基因在家蠶細胞中高效表達,需要把來自cDNA文庫的干擾素基因片段正確插入表達載體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間。
(3)采用PCR技術可驗證干擾素基因是否已經導入家蠶細胞。PCR反應體系的主要成分應該包含:擴增緩沖液(含Mg2+)、水,4種脫氧核苷酸、模板DNA、能量、____和______。
(4)利用生物反應器培養(yǎng)家蠶細胞時,貼滿瓶壁的細胞會產生________現(xiàn)象。通常將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應器中,這樣可以增大_________,從而增加培養(yǎng)的細胞數(shù)量,也有利于空氣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對照組中蘿卜條長度增加較少的原因是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小
B. 實驗說明蘿卜細胞膜上運載甘油的載體比運載葡萄糖的載體數(shù)量多
C. 蔗糖溶液中的蘿卜條不能恢復原長度是因為細胞不吸收蔗糖
D. 實驗結束后,實驗組中的蘿卜條的細胞液濃度都比實驗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