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江蘇省境內發(fā)生的幾個生態(tài)事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A. 互花米草原產美洲,引入到江蘇沿海等地種植后迅速擴散并改變了灘涂生物多樣性,屬于生物入侵

B. 克氏原螯蝦(小龍蝦)原產美洲,經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區(qū)后迅速擴散,對農田有一定危害,但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不屬于生物入侵

C. 麋鹿原產我國,但后來在國內絕跡,從歐洲引入并在大豐境內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實行遷地保護

D. 丹頂鶴在我國東北等地繁殖,遷徙到江蘇沿海灘涂越冬,在鹽城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實行就地保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遺傳實驗和遺傳規(guī)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雜合子與純合子基因組成不同,性狀表現(xiàn)也不同

B. 孟德爾在豌豆開花時進行去雄和授粉,實現(xiàn)親本的雜交

C. Aa的豌豆產生的雌雄配子數(shù)量之比為1:1

D. F2的3:1性狀分離比一定依賴于雌雄配子的隨機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北京市高考壓軸卷 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現(xiàn)代考古證實,玉米起源于5000 多年前墨西哥的一種野生黍類,這種野生黍類經過人們數(shù)千年的培育,發(fā)展成為今天數(shù)百個品種的玉米,使玉米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野生黍類和玉米屬于兩個物種,原因是兩種生物之間存在_________________。

(2)培育過程中,若在玉米種群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大果穗”的突變植株,其自交的后代既有“大果穗”的植株也有“小果穗”的植株,說明獲得的突變植株是____________。

(3)育種工作者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玉米植株的性別受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控制,其性別和基因型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類型

正常株(雌雄同株)

雄株

雌株

基因型

A__B_

aaB__

A__bb或aabb

①育種工作者選用aabb作為親本之一與另一親本進行雜交,子代中正常株:雄株:雌株=1:1:2,則另一親本基因型為____________。

②現(xiàn)有一基因型為AaBb的正常株,育種工作者為盡快獲得正常株、雌株、雄株三種表現(xiàn)型的純合子。首先采用_______________方法獲得單倍體幼苗,然后用______________處理幼苗,經培育即可獲得所需的純合子植株。

③玉米的雄株和雌株在育種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雜交育種時可免除雌雄同株必須人工去雄的麻煩。若用上述單倍體育種獲得的雄株和雌株為親本,使其雜交后代都是正常株,則符合育種要求的親本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育種工作者通過采用基因工程技術的手段來改良玉米的品質。他們選用大豆種子貯藏蛋白基因為目的基因,該目的基因與作為“分子運輸車”的大腸桿菌的_________組裝成為重組DNA分子時,需要用______________和DNA連接酶。為便于篩選獲得了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所用的載體通常具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吉林省高三第七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的壽命及分裂能力與其承擔的功能無關

B. 長期食用發(fā)霉的食物可能導致細胞癌變

C. 自由基可通過攻擊磷脂分子引起細胞衰老

D. 細胞周期中染色質DNA比染色體DNA更易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平行班)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基因工程中常用細菌等原核生物作受體細胞的原因不包括

A. 繁殖速度快 B. 遺傳物質相對較少

C. 多為單細胞,操作簡便 D. DNA為單鏈,變異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平行班)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PCR技術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是一項在生物體外復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

B. PCR技術的原理是DNA雙鏈復制

C. 操作過程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 PCR擴增中必須有解旋酶才能解開雙鏈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廣東省廣州市高二(平行班)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循環(huán)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無機環(huán)境中的C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過程為光合作用

B. 物質循環(huán)具有全球性及反復循環(huán)的特點

C. 碳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之間循環(huán)

D. 植物枝葉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后,其中的一些元素歸還土壤中,屬于物質循環(huán)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濫用抗生素會使細菌出現(xiàn)耐藥性,長此以往,應對細菌感染,人類將無藥可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但會引起細菌的定向變異

B. 群落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可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C. “耐藥性”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病菌發(fā)生了進化

D. 抗生素的濫用導致“耐藥性”細菌被優(yōu)選出來,是細菌對抗生素進行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浙江省9+1聯(lián)盟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科研小組用同一環(huán)境中生長的兩種植物,在光照和水分等適宜條件下做了模擬試驗,測得數(shù)據如下表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本實驗有2個自變量

B. 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適C02濃度都是539μmol•mol-1

C. 在兩種CO2濃度下,施磷肥對石楠光合作用的促進作用都大于歐洲蕨

D. 對兩種植物來說,升高C02濃度對光合作用的促進效果都好于施磷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