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所示為取自同一洋蔥鱗片葉表皮的三個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的細胞,請回答:
(1)圖中A所處的可能生理狀態(tài)是__________
_ ____。(2分)(寫出所有可能性)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A、B、C三細胞處于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細胞與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各細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個細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____________。
(6)假設(shè)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濃度溶液中而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使蓋玻片下的A細胞狀態(tài)變成B細胞狀態(t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圖中標號①指的物質(zh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剛剛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質(zhì)壁分離將要復(fù)原(2分) (2)C>A>B (3)A>B (4)C>A>B (5) (6)B A C (7)在蓋玻片的一側(cè)滴入清水,在另一側(cè)用吸水紙吸引,反復(fù)幾次,使細胞質(zhì)壁分離復(fù)原 (8)外界溶液
解析試題分析:
(1)圖中A細胞的細胞壁和原生質(zhì)層處于分離狀態(tài),說明該細胞可能正在進行質(zhì)壁分離或?qū)⒁M行質(zhì)壁分離的復(fù)原。
(2)由圖可知C細胞失去的水分最多,細胞液的濃度最大,其次是A,最后是B,所以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小為:C>A>B。
(3)圖中A細胞已經(jīng)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B細胞沒有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說明A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大于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即A>B。
(4)圖中C細胞失去的水分最多,細胞液的濃度最大,因此細胞抵抗失水的能力最強,其次是A細胞,最后是B細胞,所以圖中各細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C>A>B。
(5)三個細胞中,C細胞失水最多,最有可能因失水過多而死亡。
(6)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濃度溶液中而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是圖中的B→A→C。
(7)從A細胞狀態(tài)變成B細胞狀態(tài),是質(zhì)壁分離的復(fù)原。具體操作是:在蓋玻片的一側(cè)滴入清水,在另一側(cè)用吸水紙吸引,反復(fù)幾次,使細胞質(zhì)壁分離復(fù)原。
(8)圖中②是細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①處的物質(zhì)是外界溶液。
考點:本題考查滲透原理和質(zhì)壁分離及質(zhì)壁分離的復(fù)原。
點評:此類試題,學(xué)生需要掌握理解滲透原理才能準確答題,本題意在考查考生的審圖能力和理解能力,屬于中等難度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重慶市重慶一中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下圖所示為取自同一洋蔥鱗片葉表面的三個細胞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請回答:
(1) 圖中標號①指的物質(zhì)是________。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從大到小依次是 > > 。
(3)圖中A、B、C三細胞處于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細胞與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關(guān)系是:A的外界溶液濃度_______B的外界溶液濃度。(填“>”或 “=”或“<”)
(4) 三個細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_______。
(5) 假設(shè)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濃度溶液中而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一個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是圖中的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年福建省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所示為取自同一洋蔥鱗片葉表皮的三個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的細胞,請回答:
(1)圖中A所處的可能生理狀態(tài)是__________
_ ____。(2分)(寫出所有可能性)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A、B、C三細胞處于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細胞與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各細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個細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 ____________。
(6)假設(shè)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濃度溶液中而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使蓋玻片下的A細胞狀態(tài)變成B細胞狀態(t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圖中標號①指的物質(zh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重慶市高二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所示為取自同一洋蔥鱗片葉表面的三個細胞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請回答:
(1) 圖中標號①指的物質(zhì)是________。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從大到小依次是 > > 。
(3)圖中A、B、C三細胞處于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細胞與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關(guān)系是:A的外界溶液濃度_______B的外界溶液濃度。(填“>”或 “=”或“<”)
(4) 三個細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_______。
(5) 假設(shè)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濃度溶液中而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一個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是圖中的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高考復(fù)習(xí)章節(jié)小練習(xí):必修一4-1物質(zhì)跨膜運輸?shù)膶嵗?/span> 題型:綜合題
下圖所示為取自同一洋蔥鱗片葉表皮的三個細胞處于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請回答:
(1)圖中A所處的生理狀態(tài)是__________。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A、B、C三細胞處于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細胞與B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各細胞抵抗失水的能力,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個細胞中最有可能先死亡的是__________。
(6)假設(shè)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滲溶液中而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一個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是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使蓋玻片下的A細胞狀態(tài)變成B細胞狀態(t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圖中標號①指的物質(zh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