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 | 細胞周期 | 細胞凋亡率(%) | ||
G1(%) | S(%) | G2+M(%) | ||
對照組 | 32.71 | 22.01 | 45.28 | 5.29 |
藥物A | 34.12 | 63.15 | 2.73 | 18.14 |
藥物B | 90.27 | 6.54 | 3.19 | 31.86 |
A. | 肝癌細胞的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長于分裂期 | |
B. | 推測藥物A的作用機理是阻斷S期DNA的復制 | |
C. | 藥物B的作用機理必定是抑制G1期蛋白質(zhì)合成 | |
D. | A、B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能會提高癌癥治療效果 |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兩種抗癌藥物A和B都能促進肝癌細胞凋亡,但是作用機理不同,藥物A主要使肝癌細胞的細胞周期阻滯于S期,藥物B主要使肝癌細胞的細胞周期阻滯于G1期.
解答 解:A、根據(jù)細胞周期各階段細胞所占比例可判斷,肝癌細胞的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時間長于分裂期,A正確;
B、藥物A處理后,S期細胞所占比例明顯增大,說明藥物A的作用機理是阻斷S期DNA的復制,B正確;
C、藥物B處理后,G1期細胞所占比例明顯增大,說明藥物B的作用機理可能是抑制G1期蛋白質(zhì)合成,C錯誤;
D、A、B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則G1期細胞和S期細胞所占比例都會明顯增大,說明聯(lián)合使用可能會提高癌癥治療效果,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分裂間期的相關(guān)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和蛋白質(zhì):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 |
B. | RNA和蛋白質(zhì):念珠藻 | |
C. | 纖維素和果膠:硝化細菌 | |
D. | 葉綠素和酶:水稻根尖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和“觀察成熟植物細胞的吸水與失水實驗”都可用洋蔥鱗片葉的表皮細胞做實驗材料 | |
B. | “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調(diào)查”實驗中,用70%的酒精是為了固定標本 | |
C. | 薩頓通過類比推理法研究蝗蟲的減數(shù)分裂過程,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 |
D. | 卡爾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暗反應(yīng)過程,實驗中的自變量是給小球藻光照的時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低倍鏡可以確認細胞染色體組數(shù)是否發(fā)生變化 | |
B. | 利用紙層析法觀察四種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譜 | |
C. | 利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估算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的濃度 | |
D. | 利用瓊脂塊模擬細胞大小與物質(zhì)運輸?shù)年P(guān)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果親代正常而子代出現(xiàn)了遺傳病,則該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
B. | 如果親代患病且子代都患病,則該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 |
C. | 如果這種病只在男性身上表現(xiàn),則該病可能是伴Y染色體遺傳病 | |
D. | 某女性及其外祖父均患病,其他人均正常,則該病是伴X染色體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聯(lián)考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與圖示相符的是( )
①若A表示甲狀腺激素的濃度,則B表示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 ②若A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則B可以表示呼吸頻率的變化 ③若A表示血糖濃度,則B可以代表胰島素的濃度 ④若A表示細胞內(nèi)液的滲透壓,則B可以表示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