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表為不同氧氣濃度下,植物呼吸作用過程中相關氣體的交換值,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回答相關的問題:

O2濃度(%)

0

1

3

5

7

9

11

13

15

氣體交換值

O2吸收量

0

0.10

0.25

0.35

0.50

0.65

0.80

0.95

1.0

CO2釋放量

1.00

0.90

0.75

0.65

0.70

0.75

0.80

0.95

1.00

(1)CO2的釋放量與O2的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時,植物的呼吸方式是 。

(2)CO2釋放量為1.00時,寫出植物呼吸作用的化學反應式 。

(3)在高等植物細胞中,線粒體和葉綠體是能量轉換的重要細胞器,請回答以下問題:

①葉綠體中合成ATP的能量來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釋放的氧氣的來源是 ,CO2除來自大氣外還來源于 。

②線粒體中合成ATP的能量來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吸收的氧氣除來自大氣外還來源于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青蒿素為名貴藥材,由青蒿生產.科研人員嘗試從以下方面獲得青蒿素:
(1)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由青蒿外植體通過脫分化 (生理過程) 形成愈傷組織.經檢測愈傷組織不含青蒿素,而叢芽含少量,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選擇性表達.
(2)如圖1表示青蒿和酵母菌細胞內的物質代謝過程,DXP、FPP、青蒿二烯均為青蒿素前體產物,各種酶由相應基因指導合成.圖二表示基因工程實驗結果.

①據圖1,如果要通過基因工程技術讓酵母菌生產青蒿二烯,則目的基因是ADS(酶)基因,基因表達載體除目的基因外,還需要有標記基因便于后期篩選.
②將DXR基因導入青蒿,讓DXR基因在青蒿中過量表達,通過增加FPP量最終提高青蒿素產量.除了提高青蒿素前體產物的方法,要獲得高產青蒿植株,據圖1分析,思路還有:通過抑制GAS酶、SQS酶活性,減少香葉烯、角鯊烯的生成量,讓FPP轉化成更多的青蒿二烯,達到提高青蒿素產量目的.圖2中,導入空白運載體的實驗數據能用來說明轉入的不含DXR基因的空載體并沒有影響青蒿素產量或青蒿導入DXR基因后產量提高,與目的基因表達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放射性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小白鼠吸入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35S標記甲硫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與游離的核糖體都可能出現放射性
C.給水稻提供14CO2,體內可以存在14C的轉移途徑14CO214C3→(14CH2O)
D.將某精原細胞上的某條染色體上的DNA的一條鏈用15N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在該細胞分裂形成的精細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為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懷化市高三第二次教育質量監(jiān)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甲為某生態(tài)系統示意圖,圖乙表示兔遷入該環(huán)境后種群數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甲細菌屬于生態(tài)系統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這種生物所屬的組分是生態(tài)系統的基石。狐和兔之間信息傳遞的特點是

(2)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鳥糞便中的能量屬于 同化的能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內部傳遞是沿著 進行的。

(3)在圖乙B點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兔的種群密度,第一次捕獲40只,全部標記后釋放,一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捕捉,捕獲到未標記的100只,標記的20只。估算該兔種群在這一環(huán)境中的K值是 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懷化市高三第二次教育質量監(jiān)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科學家的實驗研究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①孟德爾雜交實驗中的測交是提出假說的基礎

②科學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③科學家用18O標記同一組的CO2和H2O證明了光合作用產生的O2中的O來自H2O

④科學家借助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基因在染色體上”必然是正確的

⑤在探究遺傳物質的實驗中,艾弗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對DNA和蛋白質等大分子進行了分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仙人掌是干旱的沙漠地區(qū)生命力極其頑強的一種植物,其發(fā)達的根系可從深層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該植物的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 。
A.B.蛋白質C.無機鹽D.脂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200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英國科學家約翰•蘇爾斯頓,發(fā)現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細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編碼的蛋白質能使DNA降解(nuc-1基因被稱為細胞“凋亡基因”).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生物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產生和凋亡始終保持動態(tài)平衡
B.若能激活細胞凋亡基因,則可特異地殺死癌細胞
C.蝌蚪尾的自溶現象是細胞凋亡的具體表現
D.細胞的編程性死亡屬于細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甲圖中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將甲圖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甲圖可看出DNA復制方式是半保留復制.
(2)甲圖中,A和B均是DNA分子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將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脫氧核苷酸鏈,從而形成子鏈;則A是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
(3)圖甲過程在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的場所有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4)乙圖中,7是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與脫氧核糖交替連接而成;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5)具有N個堿基對的一個DNA分子片段中,含有m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①該片段完成n次復制需要A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②該片段完成第n次復制需要B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A.(2n-1)(N-m)     B.2n-1(N-m)
C.2n-1($\frac{N}{2-m}$)        D.(2n-1)($\frac{N}{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源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B.同源染色體是由一條染色體經過復制而形成的
C.同源染色體的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D.在減數分裂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