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是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物種演化的模型:圖中上為甲島,下為乙島,A、B、C、D為四個生物群體及其演化關系,請看圖回答問題:

(1)由A生物群體進化為B、C兩個生物群體的內因是
 
,外因是
 

(2)甲島上的B生物群體遷到乙島后,不與C生物群體發(fā)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
 

(3)遷到乙島的B生物群體可能會
 

(4)假設甲島中B種群中顯性個體占91%,a基因頻率為19%,則該種群中雜合子占
 
考點:物種的概念與形成,基因頻率的變化
專題:
分析:閱讀題干和題圖可知,該圖顯示通過地理隔離導致生殖隔離產生新物種的過程,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基因重組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導致新物種的形成.生物進化的本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解答: 解:(1)A物種演變?yōu)锽、C兩個物種的內因是遺傳變異,外因是甲、乙兩島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并且有地理隔離.
(2)由于甲島上的B種群與乙島上C種群已經產生生殖隔離,因此甲島上的B生物群體遷到乙島后,不與C生物群體發(fā)生基因交流.
(3)遷到乙島的B生物群體可能進化形成新的物種.
(4)由題意知,該種群中顯性個體占91%,則隱性個體aa占9%,a的基因頻率等于aa的基因型頻率加上雜合子基因型頻率的一半,設雜合子的比例為X,即a=9%+
1
2
X=19%,解得X=20%.
故答案為:
(1)遺傳變異          甲、乙兩島環(huán)境不同且有地理隔離
(2)兩者間已形成生殖隔離      (3)形成新的物種
(4)20%
點評:掌握自然選擇、地理隔離、生殖隔離等概念及根據種群個體的基因型頻率計算種群基因頻率的方法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僅畫出部分染色體,且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圖①是某正常男孩,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tài)為24種,數目為92條
B、等位基因分離不可能發(fā)生在圖④;但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發(fā)生在②的下一時期
C、圖③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之比為1:2:2,該圖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數目最好的時期
D、圖②、圖④所示過程僅發(fā)生在某些器官中,圖②分裂后立即進入下一個細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類基因計劃”要以某個人的染色體材料為標準,查明其染色體上的全部非等位基因.因此提供材料者應為( 。
A、健康男子
B、健康女子
C、健康男子或女子
D、任意某個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一動物個體的細胞分裂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③⑤分別為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后期的細胞,均有二個染色體組
B、②④⑥為處于減數分裂過程的細胞,均有同源染色體
C、④為初級卵母細胞,細胞中染色體數與核DNA數之比為1:2
D、⑥分裂結束后產生的子細胞為生殖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裝置圖.在正確操作的情況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D瓶加入的酵母菌培養(yǎng)液等量且種群密度相同
B、A瓶中裝的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于除去CO2
C、E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速度慢于C瓶
D、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驗C、E兩瓶中是否含有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從某植物幼苗上切取一段幼莖,縱切至約
3
4
處,浸沒在蒸餾水中,觀察到半邊莖向外彎曲生長.若該莖段中的生長素濃度都是促進生長的,且放入水中后半邊莖內、外兩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都無明顯變化.
(1)推測出現該現象的三種可能原因
a.內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比外側高,且其促進生長作用更明顯,所以內側細胞生長較快.
b.
 
,但其促進生長作用更明顯,所以內側細胞生長較快.
c.內外兩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但內外側細胞對生長素的
 
不同,該濃度的生長素更有利于內側細胞的生長.
(2)進一步的研究表明,c是正確的.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對此進行驗證.
Ⅰ.實驗器材:某植物長勢一致的等長幼莖段、大小相同的瓊脂塊、
 
、刀片、測量角度的工具.
Ⅱ.實驗步驟

①將幼莖段對半縱切,再將所有半邊莖自下向上對稱縱切至約
3
4
處.
②取半邊莖切段,在其底端的
 
,外側的瓊脂小塊標記為A,內側的瓊脂小塊標記為B.
③一段時間后,將瓊脂小塊A、B分別放置在
 
的頂端左側,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
④待胚芽鞘出現明顯的
 
現象后,測出每個胚芽鞘的彎曲度并記錄.
Ⅲ.預期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圖甲是某雌性動物體內不同時期細胞的示意圖,圖乙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時各時期核DNA數量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

(1)圖甲中B屬于
 
時期;A-E中不含同染色體的是
 
(填字母);D細胞的名稱是
 

(2)圖甲中DNA數和染色體數之比為2:1的是
 
(填字母).
(3)圖乙中c、f處DNA數量變化的原因有何區(qū)別,請說明理由
 

(4)細胞E中染色體①上基因B與突變基因b的分離發(fā)生在乙圖的
 
(填字母)時期.若圖
E細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為ABb的子細胞,其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表列出了細胞結構甲~戊在不同生物材料中的分布情況.已知甲、乙、丙均由雙層膜構成,其中甲的膜上具有小孔,而乙、丙的膜上沒有小孔.
細胞結構
枯草桿菌(細菌)
菠菜葉肉細胞
兔肝細胞
(1)結構乙、丙、戊(均為細胞器)的名稱是乙
 
、丙
 
、戊
 

(2)從上述生物材料中進一步提取了A、B、C、D、E五種物質(或結構),進行了相關鑒定實驗.鑒定試劑與結果如下(“+”表示有顯色反應;“一”表示無顯色反應):
物質(或結構)ABCDE
來源枯草桿菌菠菜葉肉兔血兔肝兔表皮



甲基綠溶液----+
斐林試劑-----
蘇丹III溶液---+-
雙縮脲試劑+-+-+
碘液-----
已知:①將適量的A溶液加入盛有B的試管中,在適宜條件下混合一段時間后,混合液能與斐林試劑發(fā)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②C為紅色,且檢測發(fā)現C中含有Fe元素.
請根據以上實驗結果,推斷出A~E的名稱:
A:
 
;B:
 
;C:
 
;D:
 
;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人的血清注射到兔子體內,兔子便產生了針對人血清的抗體.將具有這種抗體的兔血清分別與人及其它七種動物的血清混合,產生了程度不同的沉淀(見下表).下列與此實驗相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①人     100%⑤蜘蛛猴  58%
②黑猩猩  97%⑥狐貍    37%
③猩猩    79%⑦刺猬    17%
④狒狒    75%⑧豬      8%
A、本實驗中沒有對照處理
B、產生的針對人血清的抗體有很多種
C、試驗的理論基礎是兔子的血清與人類最接近
D、實驗表明只有黑猩猩與人類具有親緣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