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質(zhì)和所代表的生物膜是( )

A.呼吸酶;Ⅰ是細胞膜

B.性激素;Ⅱ是高爾基體膜

C.分泌蛋白;Ⅲ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

D.胰島素;Ⅰ是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定州中學高一上1111周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實驗目的:探究洋蔥肥大的鱗莖中所含的糖是淀粉還是可溶性還原糖。

(2)實驗原理:淀粉可用_______來檢測,可溶性還原糖可用_____________試劑來檢測。

(3)實驗器材:洋蔥、所需試劑和儀器等(略)。

(4)實驗步驟:

Ⅰ.鑒定可溶性還原糖:

①制備洋蔥組織樣液,取樣液2mL注入試管;

②________________,混勻,將試管置于50℃~65℃的水浴鍋中加熱2 min;

③觀察顏色變化。

Ⅱ.鑒定淀粉:

①制備洋蔥組織樣液,取樣液2mL注入試管;

②________________;

③觀察顏色變化。

(5)預期實驗結(jié)果與結(jié)論:

現(xiàn)象
 

結(jié)論
 

①若步驟Ⅰ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
步驟Ⅱ出現(xiàn)
 

說明洋蔥鱗莖中所含的糖類既有還原糖又有淀粉
 

②若步驟Ⅰ出現(xiàn)_______________,
步驟Ⅱ出現(xiàn)。
 

說明洋蔥鱗莖中所含的糖類只有還原糖而沒有淀粉
 

③_____________。
 

說明洋蔥鱗莖中所含糖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河北定州中學高一承智班上1111周練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下列概念圖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

A.甲中若a和b分別代表乳酸菌和藍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B.乙圖能體現(xiàn)酶(c)、蛋白質(zhì)(a)和固醇類物質(zhì)(b)的關系

C.丙圖表示糖類(b)和糖原(a)的關系

D.丁圖可體現(xiàn)出細胞(c)、核糖體(a)和線粒體(b)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上11.22周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過程屬于主動運輸?shù)氖?( )

A. 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甘油

B. 肌肉細胞吸收氧氣

C. 紅細胞吸收葡萄糖

D. 甲狀腺細胞吸收碘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上11.22周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把變形蟲的核從其體內(nèi)取出,則變形蟲應表現(xiàn)出 ( )

A.失去核的變形蟲,雖停止伸出偽足,但在幾天后核就再生,能正常活動

B.失去核的變形蟲,細胞質(zhì)功能逐漸衰退,幾天內(nèi)將死亡

C.失去核的變形蟲,雖然反復進行數(shù)次無絲分裂,但結(jié)果還是死亡

D.除去核以后,細胞質(zhì)活動反而暫時提高,因此細胞分裂變得更加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上11.22周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時,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 染色先用甲基綠染色,再滴加吡羅紅染液

B. 將涂片用8%的鹽酸處理后就可直接用染色劑染色

C. 觀察時應選擇染色均勻、色澤較淺的區(qū)域

D. 如果用低倍鏡看不到細胞,可先用高倍鏡來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滄州一中高一上11.22周測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丙氨酸的R基為—CH3,賴氨酸的R基為—C4H10N,在它們縮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數(shù)分別為( )

A. 9,21,4,3 B. 9,19,4,3

C. 9,19,3,3 D. 9,19,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四縣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實驗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長;低濃度的生長素可以促進根系生長,但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則抑制根系生長。下列有關解釋正確的是

A.生長素與乙烯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B.乙烯抑制生長素的合成

C.生長素與乙烯的化學本質(zhì)相同

D.較高濃度的生長素可能會誘導乙烯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天水一中高二蘭天班上階段考二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驗證生長素和赤霉素對小麥幼苗的胚芽鞘伸長影響的實驗中,將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餾水中1時后,分別轉(zhuǎn)入5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實驗一)和 赤霉素(實驗二)溶液中,同時以含糖的磷酸鹽緩沖液作對照, 在23℃的條件下培養(yǎng)24小時后, 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實驗重復5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并整理成右圖:請分析并回答:

(1)生長素和赤霉素是對植物生長發(fā)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類化合物。

本實驗結(jié)果表明: mg/L濃度的 溶液促進切段伸長的效果最明顯。

(2)將切段浸泡在蒸餾水中1小時的目的是減少 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要得到5種濃度的溶液,應將生長素和赤霉素溶解于 中,這體現(xiàn)了生物實驗設計所要遵循的 原則。

(3)該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分析實驗結(jié)果時發(fā)現(xiàn),濃度為0.1mg/L的實驗二所進行的五次實驗中,有一次的結(jié)果與其它四次有明顯差異,從而導致該濃度下的平均值偏差較大。你認為在做原始記錄時,對該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 (填“應該”或“不應該”)舍棄。

(4)本次實驗的結(jié)果 填“能”或“不能”)體現(xiàn)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填“能”或“不能”)證明生長素和赤霉素具有協(xié)同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