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據(jù)圖回答:

(1)③過程是基因突變,①過程是轉錄,②過程是翻譯
(2)④表示的堿基序列是GUA,轉運谷氨酸的轉運RNA一端的三個堿基是CUU.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女兒,可見此遺傳病是常染色體上隱性 遺傳病,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分別用A和a,則患病女兒的基因型為aa,母親的基因型為Aa;如果這對夫婦再生,生一個患此病的女兒的概率為$\frac{1}{8}$.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是血紅蛋白基因轉錄過程,發(fā)生在細胞核內(nèi),②是翻譯過程,發(fā)生核糖體上,是以mRNA為模板,以氨基酸為原料,以tRNA為運輸氨基酸的工具進行的;③為復制時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屬于基因突變.

解答 解:(1)根據(jù)分析可知,③過程為復制時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屬于基因突變,①過程是轉錄,②過程是翻譯.
(2)據(jù)圖分析,決定纈氨酸的密碼子是④GUA,轉運谷氨酸的轉運RNA一端的三個堿基是CUU.
(3)父母均正常,生了一個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女兒,可見此遺傳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分別用A和a,則患病女兒的基因型為aa,雙親均為雜合子,所以母親的基因型為Aa.因此生育一個患此病的女兒的概率為$\frac{1}{4}$×$\frac{1}{2}$=$\frac{1}{8}$.
故答案為:
(1)基因突變      轉錄        翻譯
(2)GUA           CUU
(3)常染色體上隱性     aa      Aa     $\frac{1}{8}$

點評 本題結合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圖解,考查基因突變、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及發(fā)生的時期;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場所、條件及產(chǎn)物等基礎知識,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過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
A.氧氣進入組織細胞B.線粒體內(nèi)的[H]與O2結合
C.小腸絨毛細胞吸收葡萄糖D.丙酮酸形成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一個隨機交配的足夠大的種群中,某一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表現(xiàn)型的頻率是0.36,則( 。
A.該種群繁殖一代后雜合子Aa的頻率是0.32
B.顯性基因的基因頻率大于隱性基因的基因頻率
C.若該種群基因庫中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說明一定會形成新物種
D.在沒有遷入遷出的情況下,該種群的基因頻率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以口腔上皮細胞為實驗材料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下列對此實驗的描述及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的操作步驟為制片→沖洗→水解→染色→觀察
B.顯微鏡下觀察綠色出現(xiàn)在細胞核中,但不能說明DNA只分布于細胞核
C.該實驗的結果說明細胞核中遺傳物質是DNA,細胞質中遺傳物質是RNA
D.鹽酸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同時降解蛋白質,有利于DNA與染色劑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剪取洋蔥根尖后立即進行的操作步驟如下表:①~④為觀察中要使用到的鏡頭.有關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學生操作步驟
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
+-+++
+++++
A.甲觀察到的結果是染色過深,無法看清染色體
B.乙觀察到的結果是細胞重疊,看不到染色體
C.低倍鏡下找到細胞分裂圖象后,丙同學欲仔細觀察染色體的數(shù)目,應選用的鏡頭組合為②和③
D.丙同學可以看到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中中心體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翻譯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直接給該過程提供模板的是DNA
B.該過程合成的產(chǎn)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有多少個密碼子,就有多少個反密碼子與之對應
D.該過程有水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研究發(fā)現(xiàn),癌細胞膜上轉鐵蛋白受體數(shù)量和胞內(nèi)Fe2+濃度遠高于正常細胞.為確定青蒿素發(fā)揮抗腫瘤作用和胞內(nèi)Fe2+濃度的關系,研究人員對乳腺癌細胞進行如表中所示的不同處理,16小時后統(tǒng)計乳腺癌細胞的數(shù)目,計算得出下表的相對百分比.請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處理方式乳腺體癌細胞相對百分比
1普通培養(yǎng)液101.9%
2普通培養(yǎng)液中加入全轉鐵蛋白109.6%
3普通培養(yǎng)液中加入青蒿素10.4%
4普通培養(yǎng)液中先加入全轉鐵蛋白,再加入青蒿素0.2%
注:全轉鐵蛋白是Fe2+與轉鐵蛋白的復合物,與膜上受體結合后引起胞內(nèi)濃度升高
(1)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比較第1、2組結果可知,胞內(nèi)高濃度Fe2+有利于乳腺癌細胞增殖;比較第3、4組結果可知,胞內(nèi)的高濃度Fe2+有利于青蒿素發(fā)揮抗腫瘤作用.
(2)與傳統(tǒng)化療治療腫痛相比,利用青蒿素治療腫瘤,具有毒副作用小的特點,試比較說明原因.傳統(tǒng)抗腫瘤藥物一般通過阻止細胞DNA復制發(fā)揮作用,也會損傷正常細胞;青蒿素與腫瘤細胞內(nèi)的Fe2+結合后釋放出自由基破壞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誘發(fā)腫瘤細胞凋亡和脹亡.
(3)研究人員結合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機理分析,青蒿素與腫瘤細胞內(nèi)的Fe2+結合后釋放出自由基破壞細胞膜,使細胞膜的通透性隨之改變.細胞外大量Ca2+進入細胞,一方面誘導細胞中相關凋亡基因表達,使細胞發(fā)生程序化死亡;另一方面導致細胞內(nèi)滲進壓升高,致使細胞細胞吸收大量水分發(fā)生膨脹直至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關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一組是( 。
①解離的目的是用藥液使組織細胞相互分離 
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解離液 
③壓片的目的是使根尖細胞分散開來 
④應選取正方形的細胞進行觀察 
⑤可以持續(xù)觀察一個細胞,認識有絲分裂的完整過程.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物質進出細胞方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缺氧時,生長素從頂芽運輸?shù)絺妊康乃俾蕼p慢
B.T細胞釋放淋巴因子的方式與突觸小泡釋放神經(jīng)遞質的方式不同
C.同一種物質進出不同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D.同一種物質進出同一細胞的方式可能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